许盈送丧完毕之后就得居住到草庐之中守丧了。
他有两个庶兄, 许直和许巧是和他一起的,其中许巧早就住进了草庐。虽然一般来说可以有一个人不必住在草庐之中,作为代表打理一些必须要有人出面的事务。但许氏这么大的家族, 哪里找不出一个打理庶务的同族
所以三兄弟都得规规矩矩守丧。
其实这个时候草庐的情况已经比较好了, 简陋的草墙涂抹了灰泥, 地面也平整过。虽然按照规矩, 铺设普通的寝席要等到小祥以后,用睡榻更得等到守孝期结束。但如今天气寒凉,马上就要入冬了,总不能睡地上吧若真那样,就不是守孝, 而是提前去见祖宗了
所以许盈睡的是一种类似于榻榻米的席垫, 草编而成,铺的很厚, 不至于违礼, 又在铺设被褥之后能够正常休息。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和许盈日常的生活不能相比, 但并不在不能忍受的范畴内。
当然,许盈在守丧期也不是真的就始终呆在草庐之中,连门都不出了。其实他才刚刚搬进草庐时就接到了宫中诏令在皇命面前, 其他肯定都是要退后的。所以许盈脱下了粗麻丧服,换上了素净衣裳, 去了一趟宫中。
想也知道,宫中召见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目的, 不过就是他许氏嗣子的身份摆在那里, 父亲兄长又是为南渡小朝廷死的。他如今来了建邺,哪怕是要守孝,住在宫中的人也不能真的等到他守孝完毕了再见他。
此时见他, 其实也是向其他人表态老羊家是不会忘记功臣的
既然知道这次见面的目的,许盈的心态也就摆正了。他只需要规规矩矩、不功不过去这一趟,接受皇室的一些褒奖,然后就可以了。他不需要担心有什么坏事,也不用想有什么好事。
带着这样心态,许盈入宫的时候却是有些惊讶的。
宫墙有很明显的修补痕迹,这不算什么,许盈也知道之前太初宫有一部分被分割了,现在重新恢复,肯定是需要修补的。但修补的痕迹实在是太仓促了,以至于许盈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寒伧。
不得不说,萧何当年说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并非虚言。即使是条件有限,天子的居所也应该强调肃穆壮丽。像现在这样,就算许盈知道这是此时情况艰难,不得已而为之,也会不由自主地对南渡小朝廷有些灰心。
总觉得颓败是骨子里的,没什么前途的样子。
宫墙是宫廷的脸面,脸面尚且如此,宫内情况就更糟糕了。
此时的宫城不只是皇帝、后妃、宫人居住、日常活动的地方,还有很大区域是臣工办公的地方。一般来说,办公的台中和后宫已经隔着重重建筑,做到虽然同在宫中,却老死不相往来。但现在的太初宫根本做到这点因为内部还有很多地方正在修缮中,能够利用的建筑也不多,外廷后宫不得已挤在太初宫一边,现下只能新起一堵薄墙,勉强分开。
那墙也不是很高的样子,与庶族人家的院墙也差不多。
其实如果是原本吴大帝时期,宫廷不至于如此局促的。当初吴大帝初定都建邺,在原本将军府的基础上修建了太初宫,太初宫是建邺的第一座宫城,也是中心位置上的一座宫城。后来随着吴大帝在吴地站稳脚跟,国用也渐渐宽裕,又新修了昭明宫和南宫。
其中南宫是给太子用的,位于太初宫以南,昭明宫则在太初宫以东,是一座无论规模还是华丽程度都要超过太初宫的宫城。后来的吴主也确实移宫昭明宫,太初宫成了配角。
除了这三宫,吴国皇室还有两苑,用来存储粮食、武器等物资,也是皇家别苑,可以观景、狩猎等等。
只是经过战乱动荡,两苑中的仓苑已经荒废,西苑则是被本地势族侵占,如今都变成良田民宅了。昭明宫毁于战火,南宫腐朽废弃本身规模也小,不堪大用,如今能用的也只剩下吴大帝最初营建的太初宫了。
被本地大族分割走的部分除了分割这件事本身,其实对建筑、园景都是有好处的,至少因此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至于剩下的废弃部分,南渡小朝廷也在尽力修补除了本身剩下的砖瓦木料,还用上了南宫的材料。
反正南宫也不堪用了,剩下的材料能用也是好事,至少减轻了小朝廷的负担。
不过,现在宫中还在修缮中,确实不好看。
大家的计划是,如今秋粮已经入库了,南渡小朝廷正好可以收取以此赋税,这也是确定对南方地方统治的第一步。收上来赋税,再加上深秋以后是征发民夫的好时节,到时候人力物力都不缺,正好正经修缮以此太初宫。
许盈并不随意乱看,但就他目光所能及,已经能看出内宫的艰难了。
不多时,他被引入了永寿殿此时太初宫中完整像样的宫殿并不多,除了正殿神龙殿外,优先被修缮的是保存的比较好、又很重要,位于神龙殿后,为天子起居、读书、私下见臣子的临海殿。至于后宫之中其他有身份的人,也只能在能住人地宫殿中挑选居所。
好在有身份的人也不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