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里的女主(完)(1 / 2)

苏苑每一次穿越,外形都跟她本人有几分相似,周怀城也是如此。

所以从皮相上,还是很占优势的,剑眉星目,瘦瘦高高,人看起来很是斯文,虽然从s省回来没几个月,但被晒黑的皮肤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工农兵大学生,在这时候拿出来还是很能唬人的。

虽然是自由恋爱,但在苏父苏母看来,小女儿向来靠谱,找的人看起来也很是靠谱,有前途、懂礼貌,关键是俩人看起来感情就不错。

有苏凤的例子在,苏苑想要结婚循着旧例就是了,并不麻烦。

苏龙更是想一口气把俩妹子都送出家,要不然他连间单独的屋子都没有,怎么找对象,人谁看得上他。

新房是租来的,这年头拿着钱都买不到房,租的不是私人的,而是公家的房子,从一个老教授手里收回来的。

独门独院,面积不大,带着厨房总共就四间屋,居家过日子倒也足够了。

都已经是老夫老妻了,哪怕是换了一个时代,也不会觉得生疏,更不会有什么磨合期,房子离师范大学很近,走不了几步路就到大门口了。

周怀城也已经向学校申请了外宿,如果再隔上十几年,这申请肯定不容易往下批。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从工人、农民,甚至军人当中选拔出来的大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连字都认不全,上课的老师也都不怎么敢管,学校里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学习的氛围。

周怀城是考过两次状元的人,尽管他天赋不错,但读书的时候也是下了苦功夫的,他的那些同窗也大都是如此,甚至比他还要用功。

头悬梁,锥刺股,听起来是夸张了些,但真有人能做得到,为了不犯困,有的读书人甚至冬日里用凉水冲澡,夏天把薄荷叶当糖块吃,捏起自己身上的肉来更是毫不手软。

与之相比,现在的学习环境就让他觉得陌生了,也并非是没有好学之人,只是寥寥无几罢了,而且这好学程度也只是因人而异。

周怀城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格格不入,不爱与人说话,时常去图书馆里呆着,什么样的书都看,本专业的、本专业外的,也不知是真用功,还是假用功,反正没人见过他在宿舍里看书。

结了婚就不一样了,周怀城开始从图书馆里借书出去,不光是给自己借,还给阿苑借。

周怀城书读得杂,他对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好奇,对于图书馆可以任由人借阅的书籍,更是如获珍宝。

以前的好书,可不是那么容易能看到的,就算是翰林院的书,紧要的也都在藏书阁里放着,哪怕是成了翰林,有些书没有令牌也不能看,更没有可能把书带回家去。

苏苑看的书就单一多了,她可没有怀城一目十行和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她看的书大都是设计类的。

在鞋厂做销售员固然不错,但在这个年代出差,无论是坐汽车,还是坐火车,都是一场折磨,尤其是夏天,天气热不说,各种味道混杂在密闭的空间里,不晕车的人也该晕车了。

她还想着多学学,转到设计车间呢,就算是转不了,将来自己也能用,上辈子学了那么久的绣花,这辈子要是不拿出来,也怕手艺生疏了,只现在还不是时候。

苏家的俩姑娘嫁出去后,老两口既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但也未尝没有松一口气。

家里头还是太小了,几个孩子年纪小的时候还能糊弄在一块儿住,长大结婚了就不能糊弄了,出去租房子每个月的房租可不便宜,如今家里头的收入可不比之前了。

老两口现在都是在家吃闲饭的,偶尔接点儿零活,挣个仨瓜俩枣的,也没什么用处。

老大两口子是双职工,哪怕定的级别不高,每个月加一块也五十多块钱呢,苏龙还是学徒工,一个月就十几块,老两口已经开始给二儿子相看了。

结婚的钱自然是他们来出,毕竟老大结婚,也是老两口出的钱,孩子多了都是债,反正都要公平。

哪怕是年纪最小的苏苑,也不是什么都不计较,父母虽然还没到需要赡养的年纪,但毕竟是双双没有工作了。

周怀城每个月有学校的补贴,她能领鞋厂的一份工资,两个人还都有稿费,哪怕是租房子住,每个月还能存下一半的钱,手里头并不紧张。

可她要给了老人赡养费,这钱指不定会补贴到谁身上呢,与其给钱,还不如买东西,买了布料给老两口做成衣服,买了糕点分成三份,大的那份给老两口,小的那份给一同住着的老大两口子和老二。

苏苑和周怀城小两口一直没有要孩子,等到周怀城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钢厂工会做宣传委员的时候,两个人都已经结婚三年了,苏苑也已经二十一岁了。

比她结婚早的大哥和三姐都有孩子了,比她结婚晚的二哥也当爸爸了。

苏父、苏母原来是最放心小女儿的,现在最操心的就是小女儿了,甚至连怀孕用的土方子都打听来了。

苏苑本来还想着这辈子要不然就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