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皇阿玛尽管放心,我是个吃不了苦的。”
安了康熙的心,胤祜还是要表现一番。
在南巡之前,又来当小秘书了。
当了几天小秘书,五阿哥的婚期提上日程,胤祜又跑去阿哥所帮忙,忙碌了几天,五阿哥结了婚才闲下来。
没几天就是两个崽崽的周岁宴。
皇后在钟粹宫里摆了酒,宫里大大小小的主子都过去喝喜酒,两个崽崽该有的抓周礼也没有含糊。
长桌上铺了红绸,上面摆着大大小小的东西。
有金银玉器和算盘,也有木雕的小马和刀剑,应有的东西一点也没有落下,准备得很周全。
胤祜和胤祈一个抱着一个娃。
吉时到了,各自把崽崽放到长桌上。
大胖抓了把小弓,胖拿了胤祜放的迷你小农具。
喜得胤祜抱住胖就亲了两口,“不愧是我的崽,继承阿玛的种田事业,庄子上的地就留给你种了”
其他人表情古怪,纷纷看向太子。
就算过继出去,可到底是他亲生的,能看着亲儿子去种地
之前胤祜说在庄子上种地,其实没多少人相信,都觉得康熙不会答应,但自从有机肥上了朝堂,就不得不信了。
可惜让他们失望了,太子非但没反对,还笑出声来“胖再大一点,你带他去庄子上玩泥巴”
亲弟弟能去种地,亲儿子有什么不能的
皇后就更不会反对了,“是要从小培养。”
他们三人三言两语就定下了胖未来的路,当然了,也只是暂时的,以后二胖想走别的路他们也不会阻拦。
胤祈总觉得胖前途堪忧。
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让大胖远离六哥
六哥有皇阿玛宠着,就算种地也不愁前程,太子哥哥对大胖和胖可没那么宠爱,他们去种地就完了。
他必须要看好大胖
三月初十,南巡队伍出发了。
几个想跟去南巡的皇子近经常去康熙面前刷存在感,康熙带了胤俄和胤祹,还心疼胤祈把他也带上了。又因为南巡队伍里有太后,当然少不了太后养大的五阿哥。
其他的皇子留在宫里,太子监国,还看顾一群弟弟。
南巡队伍刚出发两天,詹事府的商队也出海了,趁着康熙离京,太子把胤禟打包送上了出海的商队。
弟弟嘛,都是苦力,长大了就得干活。
胤祐和胤禩逃不过被奴役的命运。
之前他们是读三天书,再干三天活,这会儿康熙出京了,太子大手一挥,直接给他们放飞了。
“皇阿玛回京前不用去上书房了,正好五弟和七弟不在,你们几个是同窗,说什么也不能落下他们。”
康熙不在家,一群皇子都被太子放出去浪了。
密信送到康熙手里,他暗骂了太子两句“一群还没结业的弟弟,他也好意思把他们抓去干活”
让胤禟随商队出海,康熙也没有怪到太子头上。
胤禟向来跟胤俄和胤祹形影不离,那两个每天来他面前献殷勤,就为了跟南巡队伍出来玩,独独胤禟不来。
臭小子,早就打定主意想出海
康熙倒是没有太多担心。
大清火力够猛,出了海也人敢欺辱胤禟,十几岁的人出去见见世面也不错,胤禟自幼开始学洋文,也该用到实处。
没生气,但不妨碍康熙作戏。
晚上在驿站休息,康熙黑着脸,把密信丢给胤祜。
“你看看你哥哥做了什么”
“胤禟才多大年纪,就让他跟着商队出海还有胤禟这个不孝子,一声不吭就溜到海去了海外有什么好的一群未开化的猴子有什么好稀罕的他跑去海看猴子吗”
胤祜被他吼得一愣一愣的。
嘴好毒海外的人都成了猴子
康熙的怒意是装的,但胤祜不知道,怕他回宫后找亲哥算账,匆匆看了眼密信,赶紧站出来表忠心。
“胤禟还小,不懂。他学了洋文总得有用武之地吧让他出海看看猴子也好,才能深刻的认识到大清的好迟到秋天,保准他哭着回来,这辈子都不想看猴子了”
“你也觉得那是猴子”康熙问。
“我年纪小,阅历不足,没见过世面。皇阿玛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多,我当然信。皇阿玛说他们是猴子,他们就是猴子”胤祜毫不犹豫地点头,小表情别提多真诚了。
“洋人一身毛,可不就是猴子”康熙终于满意了,还不忘说教,“你万万不能出海与猴子为伍”
“我舍不得皇阿玛和我的地,我哪也不去,就守在大清种地。”胤祜把密信揣进怀里,假装没这回。
“你是个孝顺的,你那些兄弟都比不上你”
又到了熟悉的捧一踩所有的环节,胤祜笑着接受。
万寿节是在南巡途中过的。
简单的办了几桌酒席,又给封了红包人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