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从伦敦一路火到了巴黎。
七月末,法语、德语、拉丁文等翻译版本相继问世,让这股外星文学的势头蔓延向欧洲内陆。
纵然小班纳特先生没有写一篇外星人故事,却为欧洲带来了脍炙人口、缠绵悱恻、引人深思的外星文学。
出游团的学生中有五人参与征文,所写短篇都入选故事选。
这次,所有参赛者都名利双收。不只是自己的故事被广为人知,更是各赚了上百英镑。
若非布兰度向出版社争取到以销量利润分成的方式发稿费,怎么可能让参与征文的学生们赚那么多。
这种情况下,杰克学院谁能不喜欢布兰度
一定会有第二届征文比赛,这是布兰度给出的肯定答复,但比赛主题内容会发生改变。
今年没能参加征文活动的学生,祝福布兰度每天心情好,称其
为“杰克幸运星”,指不定某天幸运星就又群发好运举办下一轮比赛。
对此,其他学院的学生们纷纷提出抗议。
抗议不该称呼布兰度为“杰克幸运星”,该叫“剑桥幸运星”。
哪怕各学院财政权与行政权独立互不干涉,好歹还是在「剑桥大学」的同一块招牌下。
怎么能让杰克学院独占小班纳特先生,请bb雨露均沾,类似征文活动的举办范围扩大到整个剑桥。
小道消息,国王学院的唉声叹气最多。
两年前剑桥年市的旧闻被扒了出来。
布兰度破获沃德凶杀案,而沃德是国王学院的助教,奥利弗院长怎么就不会把握时机把人才收入囊中反而给杰克学院撬走了
别提国王学院只录取伊顿公学的学生,不听这种借口。
懂不懂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会被破格对待的那一种人,就是不能按照陈规约束的那一种人。
奥利弗院长真是死板。
学生们在暗中议论,但这些话多多少少流传了出来。
奥利弗差点气到吹胡子。
怎么变成自己的错了这群人的逻辑学全部重修
布兰度是原本意属杰克学院,再遇上沃德案。
作为破案的奖励,让人免试进入任意学院。这位不改初衷地去了杰克学院。
整个过程中,奥利弗觉得自己做得非常对。
他多好,没有横插一脚,让学生完成了最初的心愿。怎么到头来自己被骂了
问他后不后悔
奥利弗咬死了不后悔,国王学院的生源“纯净”性没有打破,这非常好。
布兰度也听过此类传闻,只是一笑而过。
取得成就,很多时候需要相互的。
她带给杰克学院名与利,何尝不是因为这里给于了她尊重、包容与自主的环境。其他学院能做到吗恐怕不行。
不说奥利弗院长路过杰克学院时暗戳戳露出的羡慕眼神,就说杰克出游团到了伦敦港。
码头边,一艘海船高悬着杰克学院的院徽旗帜。
大大的字母「j」字,左右两侧是抽象的星辰与大海图案。
大四学生约翰史宾仰头感叹,“啊这就是双动力系统的蒸汽风帆船,我还是第一次坐。”
一眼望去,「呆鱼号」体型绝不小,或叫它「呆鲸号」更为恰当。
这艘海船载客量在一百人左右,学院购买时考虑到能让全院师生一起上船。
很明显,船上既有三桅风帆,也有高耸的烟囱。
这种混合动力船体结构,正是海船从风帆时代向蒸汽时代过渡的表现。
为什么采用双动力系统
因为以现在的技术,仅以蒸汽驱动怕在跨洋半途缺少燃料。
而数百年以来都使用风帆,如何运用风力横渡大西洋,水手们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如此一来
,天气好时使用风帆,天气恶劣就用蒸汽,船只能顺利到达彼岸。
洛佩兹船长前来迎接出游团众人上船。
介绍「呆鱼号」是一年半前完工后投入使用,横穿大西洋四次,有过美洲、欧洲、非洲沿海航行的经验。
修建它的是美国造船厂。
最初,打造它的船主希望将其用作跨洋客轮,但没想到大众对于乘坐蒸汽船跨洋仍持怀疑态度。
“人们习惯了风帆船,认为会冒烟的大家伙不适合大西洋的风浪。”
洛佩兹船长耸肩,“近六年,其实在地中海之上、欧美近海与河流中,汽船已经很常见了。偏偏提到跨越大西洋时,汽船就又被打上怀疑的标签。”
二十多年前,1807年美国的罗伯特富尔顿搞出了“克莱蒙号”。
改装船只,安装了蒸汽机,在哈德孙河上成功试航。
1812年,苏格兰的亨利贝尔造了一艘“彗星号”汽船,在格拉斯哥城四周水域接送旅客,很快引起他人效仿。
像是沙俄的“伊丽莎白号”18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