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颇佳。
原主的老家兰泽郡距离烁林郡不远。
此行本就安排了这一站,更别说寻找“海沣稻”的希望就在那里。
“饥荒”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封建王朝统治最大的威胁。
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朝廷也要去寻找传说中海沣稻。
几日后,江玉珣终于重新踏入了兰泽郡境内。
兰泽东西两侧为山岭,中部则是一片平原、谷地。
此时已是暮秋。
群山随着马行缓缓向后退去,广袤无垠的平原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金色的稻谷正随风摇摆。
远远看去似海浪叠堆。
兰泽郡再往西,便是当年的西南十二国。
前些年这里战火不断,百姓也逃走了许多。
除了收割自家水稻的农人以外,此刻还有无数官兵正打理着暂时无主的田地。
离开丘陵、山地,视野骤然开阔很多。
此刻官道两边具是田地。
担心惊扰百姓,马车不由放缓了速度。
官道两旁的声音也在这时漏了一些进来。
不远处有个小孩正在耍脾气“娘,我还想再玩一会。”
“不行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再不听话便让服麟军把你带走,带到陛下面前”
下一刻,那孩子的哭闹果然止住了。
马车外只剩下一点啜泣的声音。
听到这阵对话,江玉珣不由啧啧称奇
没想到隔着千年时光,家长吓唬人的方法竟然完全没有变过
方才那句话,不就是古代版本的“再哭就让警察把你抓走”吗
兰泽郡官员已经提前按照皇命,找来了几个懂得海沣国话的人。
同时从他们口中,简单了解了当地的风物。
此刻,应长川手中拿的便是据此总结出的奏报。
他本在阅读奏报,但马车外的动静实在是有些大。
天子不由缓缓放下手中的东西,向身边人看去。
接着忽然问“爱卿可知方才的百姓在做什么”
本在偷摸感慨的江玉珣神情瞬间就是一凛,“回陛下,她正用您吓唬孩子。”说完他不由紧张起来。
应长川不会和这些百姓计较吧
还好,或许是海沣稻的事情有了一点眉目。
天子的心情似乎不错。
“用孤”应长川不由挑眉。
江玉珣默默点头“陛下与服麟军征战西南十二国,威名传遍兰泽郡。郡内百姓因此非常敬畏您。”
在兰泽郡,应长川的大名极具威慑性,简直可止小儿夜啼。
这一点甚至被记载在了周史之中,流传到了千百年之后的现代。
江玉珣越说越紧张,同时忍不住观察起了应长川的表现。
下一刻,却见天子重新拿起奏报看了起来。
停顿片刻,应长川忽然随口轻笑道“爱卿此言差矣。”
江玉珣不解道“为何”
刚才我可亲耳听到了兰泽郡百姓的对话,这段记载怎么可能有假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又多了几分底气。
同时直接看向天子双目,似乎是要对方说出个理由反驳自己。
应长川将视线从奏报上移开,忽然似笑非笑地看向江玉珣。
此生无声胜有声。
江玉珣瞬间明白了应长川的意思。
原主好像就是兰泽郡人,包含在“郡内百姓”之中。
但是不对啊
我明明也很敬畏应长川好不好
历史上的海沣稻,再过千年才能传入华夏。
江玉珣本对兰泽郡官员找到的懂得海沣国话的百姓不抱太大希望。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真的有人说自己对这种以“耐旱”还有“不择地而生”著称的水稻有些印象。
到了兰泽郡后,那几名百姓便被第一时间请到了官府之中。
其中那名去过海沣国的百姓一边回忆一边说“回大人的话,海沣国那边耕作极其粗放,那边的人撒下种子,便不再管田地里的事。哪怕遇到雨、旱天气,都对稻田不闻不问。可就这样稻谷仍好好地活着”
他越说越激动。
而听到这人的话,与江玉珣一道来的庄岳心中却不由生出了疑惑“真有那么神奇的事情难道不是他们管理田地的时候你不在附近”
百姓连忙摇头说“回大人的话,草民为躲避战乱,投奔海沣国亲友足有一年之久,最近才回兰泽郡。”
像他一样前往海沣国逃难的人虽不少。
但这怎么说也于法不合
说到这里他心中不由一虚。
见几名官员未有追究的意思,这才放心道“这一年时间,草民自然不能白吃白住亲友的,时常会帮他们做些农活。刚才说的一切,绝无半句掺假”
闻言,庄岳不由皱了皱眉,并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