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 32 章 在苏然这里占不上上风,……(2 / 7)

阴郁了好久,在心里深深的憎恨上了苏然。

不过就算苏老爷子苏老太太苏大河一家内部如何不和,对苏二河一家的态度是一样的,那就是打算等到苏二河一家求着回来之后,好好磋磨磋磨苏二河一家。

苏秦氏已经到处嘲讽苏二河一家折腾了那么多,这天冷了,也只能是回到老宅,不然就得冻死在外面。

有很多人也说起了苏二河糊涂,明明冬天还要回到老宅,之前又何必和父母大哥弄得那么僵,最后回去,一家人的地位连以前都得不如了。

然而,似乎是所有人低估了苏二河一家卖馅饼能够挣多少钱。

一个韭菜馅饼三文钱,苏二河苏段氏还有苏然一天加起来就能够卖六百多个馅饼,除去成本,一日便能挣一千多文,也就是一贯钱。

自分家也有两个多月,除去日常花用掉了一部分,苏二河夫妇还有苏然一共也存下了七十贯钱。

家中七十亩地的收成一年也不过六十多贯。

青云县是大县,县城里的房子很贵,普通一些的需要六十贯,院子宽敞漂亮一些的则要一百多贯,而位置又好又宽敞漂亮的便是二百贯往上了。

苏二河一家自然是能够感受到天气一日一日冷下来。

这些时日,苏二河一家就在商量着在县城里买房子了。

虽然求了苏老爷子苏老太太回去住老宅不用花银子租房子或者买房子,但是却失去了自由,从此以后就得任苏老爷子苏老太太还有苏家大房差遣。

那样的日子,苏二河一家再也不想过了。

这几日每日卖完了馅饼,苏二河苏段氏还有苏然都不着急着回去,吃了自己做的韭菜馅饼,便找了伢子在县城里各处看房子。

苏然已经研究过了,青云县是这周围几个县里人最多的县,而且有一条运河,还有码头,经济比别的几个县要发达,所以把家安在青云县是最合适的。

并且若是去别的县,转户籍每个人就得花五两银子,若是留在青云县,从村里搬到县城,转户籍每个人只要一两银子。

而比县城更大是青州府,就算是很小的房子,都得二百多贯,且转户籍更贵。

所以,暂时在青云县定居,以后在攒了钱再去青州府是最合适的,青州府人更多,去了机会也更多,而且青州府的书院也更好,更有利于文重念书。

苏然和苏二河看准了一套书院附近的房子。

书院附近的房子因为不算好地段,所以房子并不贵,六十多两,就能买一个一进的宽敞院落。

这也是考虑到了苏文重到了上学的年纪,故而没有看码头附近的房子而是看了书院附近的房子。

尽管这个方子距离码头也并不近,但是赶着驴车也只需要小半个时辰就能到,比之前住在村子里的时候已经节省了太多的时间了。

书院附近的这个宽敞院落要了七十两,苏二河和苏然一番讲价,降到了六十五两。另外伢人还要三两,一共是六十八两。

苏然家一共存了七十两,付房子的钱还有伢人的钱另外还有房契地契要交的钱,便刚刚好。

只是没了一人一两共计五两的户籍银子,不过改户籍倒是隔上十日左右都是可以的,只要不超过一个月,就不会罚银子。

伢人说,这个住起来这么舒适的房子若是在好地段,便怎么都得二百二十贯往上了。

苏然一家看好了房子,也没有多犹豫,第二日苏二河便没有出摊,而是和伢人去衙门过买卖房子的手续了。

虽然把房子买了下来,但是当天卖完馅饼苏二河苏段氏还有苏然去收拾了一番,还是回到了村口的破屋子。

苏颜和苏文重还在破房子里呢,且新房子里没有铺盖什么,也没有办法住。

苏段氏计划着明天卖完馅饼就把东西搬过去,明日就可以在新房子住了。

当天晚上,苏二河一家就把村口房子里面的东西全部收拾起来打包。

苏颜和苏文重把家里攒的鸡蛋去给分家之后帮助过自己家的人家送了一些。

第二日再卖完馅饼,苏二河将炉子还有苏段氏苏然送到新屋子里面,两个人继续打扫屋子里面的细节之处。

苏二河则是赶着车去旧屋子取打包好的东西。

一家人的东西并不多,一车就能够拉的下,还能再拉上苏颜和苏文重。

趁着夜色,苏二河就彻底的将家搬到了城里。

苏二河也想过要不要和父母道别,但是想到父母心里只要大哥一家且处处想着从自己家里剥削些什么,苏二河就打消了这个年头。

大哥希望他自己的儿子能够考取功名,自己又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读些书呢,大哥不想让他的妻女太辛苦,自己的妻女又怎能是那个被人呼来换去给别人做嫁衣裳的呢。

苏二河带着苏颜和苏文重离开了生活了这么久的村落。

苏颜和苏文重一路都很开心,两个人一边注意看着装着几只鸡的袋子一边快乐的哼唱着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