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天跑来看咱们,咱们有什么好看的”
“贵人也会对咱们感兴趣吗俺们乡那地主家的小郎君,看俺们时眼皮都是往上翻的,踏进俺们村都觉得脏。这几个郎君长得好看,穿着也富贵,难道还没俺们乡地主有钱”
“胡咧咧什么,我听说最小的那位郎君是位小王爷嘞你敢拿人家跟地主比”
“哎哟俺不知道”这人探头打量李承乾,见他在认认真真烧火,胖嘟嘟的脸蛋多了几抹黑,评价道,“跟俺们那地主家的郎君一点也不一样。”
“人家有学问有教养嘞你看到那位老先生没,听说就是这几位郎君的先生,他们可能就是来那什么体察民情的,说不定咱们能托他们的福,日子好过一点呢”
“你就做梦吧现在不怕饿死冻死就不错了。”
李承乾哼哧哼哧烧火,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看了一下,然后拿来一个大木桶把粥倒进去。李承乾挠挠头“水才刚开没多久呢,这就好了吗而且里面还有好多水,这样的粥吃不饱哒。”
陈伯叹气“银钱就那么多,换来的米面是有限的,每顿少吃一点,可以多坚持一些时日,等到明年粮食下来,他们也就有活路了。”
至于味道饥民只求有口吃的,早一些或晚一些,好吃些还是难吃些,他们都不在乎。
李承乾恍然,掏出小本本记下来。深觉施粥学问很多,这都是他从前没想过的。
每天施粥的数量是有限的,李承乾烧完火,又跑去帮忙施粥。
他站在小板凳上,双手举着木勺认真舀粥,惹得人不住打量。李承乾也知道了,施粥是有讲究的,要先老人后壮年,先妇人后男子,因为老人年纪大身体不好,长时间饿着肚子排队受不了,而妇人一般在家中照看子女,若非迫不得已,不会亲自出门领粥。
领完粥,人群渐渐散去,但也有很多人没走。粥棚虽然不煮粥了,但柴火烧剩下的炭也不会丢,用来烧热水,饥民想喝时边可以去倒一碗。这会儿太阳也升起来了,晒着太阳喝热水,比回冷飕飕的家里强多了。
李承乾几个小的就抱着纸笔来和他们说话了。
饥民们有点紧张又有点好奇,小心翼翼地问“您真的是王爷吗”
“是呀,我是恒山王。”李承乾笑眯眯道。
饥民之一一拍大腿“您可真厉害,这么点年纪就当了王爷多少人活到死都当不上王爷呢”
李承乾眯着眼睛笑“虽然我很聪明也很厉害,但我一开始当上王爷,是因为我阿耶也是王爷,我阿翁是皇帝。”
“嚯原来您是皇孙”饥民们连忙要行礼,被李承乾拦了,好奇地问,“既然您是皇孙,那应该认识小皇孙吧你们是堂兄弟吗”
李承乾挠挠头“小皇孙是谁吖我没听过。”
“这小皇孙可厉害着呢有本事心眼还好,我说不好他是哪家的,不过皇孙笔和皇孙锅很有名,您怎么会不知道呢”大家有点失望,他们还想多知道点小皇孙的事呢。
李承乾众人“”
杜荷指着李承乾大笑“哈哈哈,你不认识你自己,哈哈哈哈哈”
李承乾白了他一眼“你还不是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得意的”
杜荷才不管,自顾自笑得肚子疼。
杜构也微微一笑“想不到大郎君在民间还挺有名。”
他们知道皇孙笔和皇孙锅,但不知道民间用“小皇孙”称呼李承乾,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饥民们这才反应过来“您、您就是小皇孙吗”
李承乾脸蛋微红地说“如果你们说的是公布铅笔和铁锅制造工艺的皇孙,那应该就是我。但我不小了,我已经五岁了哦”
饥民们“”原来小皇孙这么可爱
众人对李承乾嘘寒问暖,不一会儿就把他的底细挖个干净,包括但不限于今年五岁了,是秦王的儿子,开始念书了,念书还不错,同来的是他的同窗和先生,父母身体都还好,没有喜欢的小姑娘
陆德明“承乾,别忘了正事。”
李承乾点点头,仰着小脑袋问“你们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吗”
众人点头“您问吧。”
李承乾拿出纸笔开始问是哪人啊家里几亩地有别的差事没家里几口人有人读书吗
一连问了十几个,不少人都开始发晕了不是说只有几个问题吗
“还有多少啊”
“马上了,马上了,”李承乾刷刷写完一页,又翻过新的一页,小脸严肃道,“之前是必要的信息收集,接下来的问题才是重点。第一个,你们觉得下雪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下雪啊,那影响可太大了。
不过此时此刻,对他们最大的影响就是太冷了。
那可真是冷啊,穿不了厚衣裳,也没有柴火烧火,每年冬天都有不少冻死的人。还有人给他们看身上的冻伤,李承乾来的路上已经看过,近看更觉触目惊心。
杜荷忍不住问“你们为什么不挖个雪洞取暖呢”
有个汉子诧异道“郎君还知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