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尹霍(3 / 3)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6183 字 2个月前

这个建议,因为他自己本身在这件事中也不干净,深怕杨彪在过程中说了不该说的。

而小皇帝则是被说服的,因为伏完这事还是挺周到的,因为要是杨彪说了宫闱种种或者先帝种种,肯定是不好的。

到时候这忠还怎么讲,这朝廷颜面还怎么维持?

所以伏完的这条建议很快就被采纳,杨彪也因此速死在诏寺之中,后来连葬到哪里都没人能说清楚。

也是因为这件事,伏完入了董卓的眼,让他的女儿入宫做了小皇帝的皇后。

此时病入膏肓的董卓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当年自己随手一笔,就会给自己挖出这么大的坑。

到现在,小皇帝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朝廷上下已经没有人有幻觉了,都知道那条市井喧嚣的谣言是真的,皇帝真的要对董系的人下手了。

此时的刘协,在决策圈有赵温、在拟诏圈有董承、伏完,在执行上有沮儁等武人,还有倒戈的凉州系武人,可以说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小集团了。

如是,除董行动次第展开。

而在行动之前,刘协发起了一场大辩论。

这一次在朝廷上,皇帝问众人如何评价“伊霍之事”。

在政治上,所谓的伊霍之事是有双重理解的。

往好的方面说,那就是伊霍之事符合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对社稷之忠是大忠,对君主之忠是小忠,大臣在两者不可得兼之时能识大体。

而伊霍就是这样大忠之人。

而同样的事情,往坏的方面讲,就是将皇帝玩弄在鼓掌中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此时,刘协就是用这个办法去测试朝臣们对除董一事的态度,是看拥护的人多,还是反对的人多。

这种以小见大,正是政治家玩弄政治信号的典型手段,从这方面看,小皇帝果然不愧是权术高手。

本来这事到这个程度,这测试也就是走个过场了,在场这些消息灵通的朝臣自然不会在这个关头犯什么傻。

但偏偏从人群中走出一人,对着小皇帝就是一顿磕头,声泪俱下:

“伊霍再如何,也是商臣、汉臣,恪守的也是为臣之道。试问,昔日伊霍在世,看见泰山贼入关,焉不是忠臣名将?陛下,万万不可冒此大险,一旦招起大变,社稷难存啊。”

刘协的脸色非常难看,因为跳出来反对他的就是赵谦。

这个泥古不化的老头,怎么还在挡着道呢?

真当他这个皇帝不敢杀一二青绶为大事祭旗吗?

如是,刘协看着磕头的赵谦,露出了危险的表情。

……

此时,在皇帝召开尹霍故事的辩论会时,董家人已经在行动了。

来自边地的武人们短于权术,在之前的朝政争夺中大大输给了皇帝,但这些人却有着自己的行为逻辑。

那就是少给乃公扯什么权术,凉州汉子操刀上去就是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