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威胁,不管是指责法国或者中国,英国都吃不消这样的外交结果。</p>
但这种事情偏偏得泰国自己领悟,英国绝对不能对泰国进行解释。以英国对泰国的了解,泰国绝对不会相信。泰国很可能会更加失礼的表示,英国可以更加清楚明白的发表英国绝不会吞并泰国的声明。</p>
就在鲍德温首相1行正处于并不怎么愉快的出访之时,中英边境划界条约也已经正式公布,准备提交给议会审核。</p>
这个消息在中国国内引发了很大的反响,民族主义者们最初对此并不了解。看完了划界具体后,虽然谈不上欢乐,至少情绪还算稳定。即便如此,比较民族主义的报纸依旧发表了《苦等7年》的文章。</p>
文章里对何锐自然没有不敬,但是依旧认为政府里面定然有颟顸之辈,将这个本该在1927年的时候,就应该解决的边境问题,硬生生拖到了7年后才解决。</p>
由于这篇文章没有攻击任何具体官员,政府也就当作没看到。毕竟这篇文章的水平太低,对于国家战略和国际政治毫无了解,连反驳或者纠正的价值都没有。</p>
中英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战略是立刻与美国进行外交斗争,从而解决中美之间的问题。如果中国没有展现出解决中美矛盾的实力,法国很有可能不会接受中国的合作建议。无能的国家入不了法国的视野,法国当时需要1个强者,需要1个被法国接受的文明国家作为合作对象,才能振奋法国的经济。</p>
正是在何锐殚精竭智的完成中法合作,并且全面拉动了中国经济之后,才具备了让现在的英国必须与中国尽可能解除战争因素的选择。如果现在的中国还是1927年的中国,英国很大可能不会做出让步。</p>
这次中国并非没有付出代价,何锐在与英国首相鲍德温谈判的时候,反复声明绝不会去获取殖民地。这是公开的保证,只要中国有丝毫染指英国殖民地的行动,中国好不容易积累的外交信誉就会彻底崩盘。何锐就会被国际视为1个撒谎者。这个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想挽救这样的声誉问题,何锐不仅要付出政治生命,他所建立的所有功业只怕也都得轰然倒塌。文明党只怕也得被清算,才能恢复中国的外交可信度。</p>
在民族主义者们看来,只要是为了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领导者与执政党完全可以毫无顾忌的撒谎、欺骗。这不仅不是污点,甚至是1种降低了中国损失的荣誉。严肃的政权和没有上层经验的民族主义者之间,在很多根本理念上有着巨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很难消除。</p>
政府本以为民族主义者们会因为中英划界的问题而消停1阵,没想到民族主义者们又很快因为“亲英派”进行的中英友好宣传而愤怒起来。开始怒斥国内的“买办”。骂战不仅没有消停,反倒激烈起来。以至于吴有平都看到了1些相关报道。</p>
作为总理,吴有平感觉很无奈。何锐之所以采取了这么多外交手段,不惜发动战争,其目的不是与全球的列强们杀个昏天地暗,浮尸千里。而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与世界各国正常贸易的局面。</p>
现在中国的确让非常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赚到了钱,在很多项目招标的时候,外国企业也赢得了很多标的。但是这些外国企业与1924年前在中国横行无忌的殖民者完全不同。正因为列强们都知道,根本不可能击败中国,列强国家有钱人都有足够的智商,他们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现实,老老实实的与中国做生意。</p>
至于这些外国企业在中国赚了很多钱,因为没有钱赚,这些人就不会来中国投标,投资。人家本就是来赚钱的。中国政府也不指望外国人卖肝卖肾的前来建设中国,更不相信外国人会抱着赎罪的心态来中国送钱。</p>
中国政府期待的只有1个目的,那就是通过与世界的正常贸易,获得中国所需的商品、设备、技术、资金。为了这个目的,就得让外国商人有钱可赚。不然的话,人家不来。</p>
此时,吴有平十分怀念李润石当宣传部长的时候。李润石就能发表非常好的文章,对国民情绪有很好的指引。现在的宣传部长倒是很努力,但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