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如此,德国分部中的很多人因为其纳粹党的身份,遭到了质疑。国际人权组织决定暂时对德国分部实施停权处理,其分部成员只能以个人名义申请参加国际人权组织的活动。</p>
看到这里,鲍德温首相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他觉得这个案例可以证明,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国际组织给玩明白了。国际组织想确立,首要就是其制度上的公平性。英国在这些方面太有经验了,制度越公正,权利和义务越对等,强国的优势就越大。</p>
这次国际人权组织拒绝纳粹政府的理由,绝不会是中国不喜欢纳粹德国,而是纳粹德国的理念与国际人权组织的理念完全对立。鲍德温虽然不了解细节,大概能确定,这个意见即便是中国提出,纳粹德国被拒绝的决议,也1定是经过公正投票后的国际人权组织的决定。</p>
鲍德温没想到中国在构建第1个跨洲国际组织的时候已经表现出的成熟,心中的压力更大了几分。昨天晚上老头子睡得很晚,他反复回想着中国总理吴有平对于财政转移的看法,心中很不舒服。国家内部的财政转移正如吴有平所说,对整个国家非常好。但英国国内地方势力林立,与国际组织非常类似。</p>
英国在国际组织中,主张权利与义务对等,其目的就是挑起各个势力之间的对抗性。对立的状态下,就是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p>
中国的执政党在国内却能以惊人的能力压制各地的反对意见,强行推动财政转移,并且能够忍受短期内的亏损。这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国内政治制度。</p>
现在的中国,国内制度成熟有效,周边同盟体系十分牢固,国际上也表现出成熟的作风。虽然英国现在把美国视为英国最大的敌人,但是鲍德温感觉,中国对英国的威胁1点都不比美国小。美国吞并加拿大对英国的伤害,比中国吞并印度对英国伤害要小得多。</p>
1时间,鲍德温首相突然萌生退意。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解决面对的威胁。如果1定有人要在历史上留下骂名,鲍德温可不希望自己成为那个人。</p>
既然来了东亚,英国政府自然不会只安排鲍德温出访中国。接下来,鲍德温首相到了日本访问。日本人特有的“虚伪”给鲍德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招待的过程中,中国中规中矩,但是总是有点大大咧咧。这种大大咧咧也是大国的特色,英国首相与美国接触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觉。</p>
日本的表现则是每1个细节都精致无比,从国家元首到接待人员,礼貌的无可挑剔。但是中英两国只要谈了,就有成果。譬如鲍德温在中国就共同发表了好几个其实颇有份量的共同声明,在两国的经贸合作领域也有真正的进展。但是日本不管怎么礼貌,实质上的好处1概没有。</p>
甚至英国外交大臣在与日本外交总长会谈的时候,日本外交总长非常礼貌谦逊的表示,他也请了中国驻日本大使1起来参加这个友好的会面。</p>
在会面上,日本外务总长将外交的虚伪发挥到了极致,每1个发言都花团锦簇,高调吹上天。在这样的环境下,英国外交大臣竟然找不到丝毫挑拨中日关系的机会。</p>
到了泰国,泰王那边的反应更令鲍德温讶异。泰国方面的反应很简单,就是怕英国吞并泰国,将泰国变成英国殖民地。鲍德温首相觉得泰国那边期待的目标只有1个,那就是永远不要被英国注意到。越是被英国重视,泰国的安全感受就越小。</p>
与中国成熟的外交不同,泰国的总理甚至有些失礼的提出,希望英国首相能够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尊重泰国主权完整的公开声明。</p>
这是非常失礼的要求,英国此时并没有吞并泰国的打算。如果英国发表了这样的公开声明,国际上会认为,英国是在警告其他想侵害泰国主权的国家不要轻举妄动,如果他们轻举妄动,英国会采取军事行动。接下来,国际各国就会询问英国政府,是谁对泰国的主权造成了威胁。</p>
英国是世界霸主,所以英国决不能向世界说,泰国担心英国吞并泰国,那注定会被世界各国耻笑。英国又是1个衰落的世界霸主,如果英国指责其他国家对泰国的主权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