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水师水军之力,不为弱,但……观之也不为十分强。”n
“只要接下来做好准备,那么,我等在岛夷有一分力,秦国水军想要困杀我等,就需要出十分力。”n
“这里不是箕子朝鲜和辰国之之地,那里陆地相连,秦国调动大军很方便,粮草辎重的运转也很是便利!”n
“大军开拨亦是顺畅,这里四周皆海域,易守难攻!”n
“于那般情形,要早早的做好准备。”n
“却也不需要太过于慌乱。”n
“观江南多年来的动静,水师水军之力不会轻易加强的,观总督府多年来的策略,还是以稳定江南诸郡为上。”n
“待江南诸郡的根基、底子一一铸就,待江南诸郡的实力有成,那一日,也许会考虑对岛夷下手。”n
“在那些事情之前,就算江南有心,就算江南强行耗费代价将岛夷拿下,于江南而言,并无大用。”n
“我等……也非没有别的地方可去。”n
“是以,事情可以在心,不必十分挂心。”n
“……”n
于同行者之问,身着深蓝色长衫的老者再次轻捋如雪的长须,看将过去,又看向身边其余人。n
将那个问题解答着。n
首先。n
江南有没有可能对岛夷动手。n
自然是有的,若然为江南所知,江南肯定会有心思将岛夷剿灭,以为立下功勋。n
岛夷不是箕子朝鲜,也非辰国之地。n
接下来项氏一族的力量从诸夏调动前来,稍稍一段时间,就会拥有简单的自保之力。n
四周皆海域,前来之人若是只有一二十艘大船,根本不足畏惧。n
如若项氏一族接下来铸造数十只大船,那么,秦军除非出动天罗地网之力,才能够将岛夷彻底困杀。n
而那般的水师之力,眼下的江南还不具备。n
除非项氏一族准备在岛夷之地同秦军死磕,而那……亦是不可能发生的。n
箕子朝鲜没了,辰国之地没了,项氏一族现在还好好的,同理,岛夷没了,项氏一族同样可以离开。n
一样可以好好的。n
是以,就算有那一日到来,也非眼下,也非接下来的一二年,甚至于二三年,而是将来。n
“先生所言,是那般道理。”n
“岛夷地处海域,四面环海,欲要强攻,唯有很多的水师船只之力,唯有以绝对的力量压过岛夷防御。”n
“或者一些奇袭之计,而那非短时间可为。”n
“目下而观,这里还是安稳的。”n
“不过,有鉴于辰国之地的遭遇,一些大船还是要率先打造的,项氏一族多年来一直在江东繁衍生息。”n
“那里水域繁多,会铸造船只的人不少。”n
“岛夷这里的山林树木数不胜数,适合造船的也是很多。”n
“……”n
项梁颔首。n
范先生所言,许多也是自己想说的,于其担心秦军接下来就攻来,还不如想着尽快将岛夷之地纳入掌控。n
汲取岛夷的各种有用之物,强大己身,壮大己身,如此,就算将来真的遇到秦军攻打,也能有一战之力。n
“根据江南传来的消息,嬴政现在的车驾,好像还在南海郡,从舆图而观,距离岛夷之地,还真没有太远。”n
“千里都不到。”n
“江南诸郡,他的车驾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问题。”n
“就算有一些问题,也不太可能是很大的事情。”n
“昔年,更加好的机会,那些人都没有抓住,如今,更是不可能为之了。”n
“……”n
又是一语言落。n
视线一转,落于岛夷以西的方向,回想着脑海中的舆图,又将视线偏向西南一些,那里就是江南南海郡了。n
嬴政在南海郡停留不短时间了。n
还去了南海之地。n
他倒是潇洒自在。n
可惜,一些盟友愈发无力,也难以有力。n
“江南之地,楚国所忽视的一处极其富饶之地。”n
“如今不过十余年,就已经有眼下之势,再有数十年,江南诸般之力,当举足轻重。”n
“武真郡侯玄清子,他在江南会停留二十年,距离二十年,已经不到十年了。”n
“待他离开江南之后,如果那个时候还没有很好的机会,我等可以将力量落于江南。”n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永远兴盛的,三代以来,诸国兴衰,莫不如此,秦国,亦会有那个结果。”n
“……”n
须发皆白的老者也是看向江南所在的方向,那片地方,许多人都看走眼了。n
本是一片无比荒凉、古老的杂乱之地,谁曾想会有如今之面貌,甚至于已经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