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4;
他还是很尴尬。
怎么回事,后面人怎么要发挥这么多经济名词。听上去,好像我钻进钱眼子里似的,千方百计在那边腾挪金钱。
【资金池到底有多重要?只看银行拼了命的鼓励我们积极存款就知道了。1万rmb,五年定存,利率2.75%,利息1375。银行放贷,五年房贷,利率5.3%,利息1405.3。
一进一出,银行纯赚30.3rmb。1亿的资金池,就是30万,10亿,100亿就更别提了。这只是基础房贷,别的高端玩法不算。】
大家恍然大悟,又带着震惊:"原来银行是这样的!"朱樉也惊呆了:“我替他们保存财物,竟还要付给他们钱?不应该是他们向我们付保管费吗?”
这时候,郁新沉思片刻,拍案叫绝:“臣懂啦,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钱都放在你这里啊!如果这银行,是国家管的,成千上百万的小民,都把自己的身家,存在大明银行,又何愁大明宝钞不值钱!
大家都知道,咱们的国库里头,全是钱呐!这样我们的信用,就会变得特别好,宝钞就不会贬值,银行,银行,银行才那经济的重心呐!
怪不得,银行在那兔朝的国家机构里评级那么高!"
他激动不已。但是其余皇子并没有和他一样激动,反而非常的冷静。
朱橚提出了一个灵魂疑问:“可是百姓为什么愿意相信我们的银行,能够存钱呢?难道他们不会怀疑我们的银行只是向把他们的钱骗走吗?"
朱权也点头:“嗯,像嘉靖那种天天喊着‘都是朕的钱’、‘都是朕的钱’的那种人,什么银行,他只会觉得那都是他的钱,别说小民了,就是我们这些兄弟……不对,叔爷的钱存进去,只怕都拿不出来,只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听皇子们这么一说,本来觉得有点心动,心想这是不是安全的九出十三归的将军们,默默地收回那动了的心。
皇子们继续感慨。
“咱们大明啊,果然从爹你没把地主们全部打干净时,信用就已经破产了。”“
哎呀,这叫什么?这叫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不就是读马列吗?大家都会读!
朱元璋继续破防:"“不准在灵堂里说马列!"
【守支现象的加剧,也是明朝政府尝到这部分甜头造成的。
如果你刷信用卡,回回都是两年后还,还不用付利息,你会不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可以先套现,拿那笔钱赚大钱,以后自己肯定还的上啦!
朱棣是玩预先支付的佼佼者,频繁的利用它给北京纳粮,给边关纳粮,给打交趾纳粮。】
朱棣:
朱棣在暗暗盘算:我疏通大运河,我建了故宫,我五征漠北,我永乐大典,我七下西洋……嗯,按照信用来算,我算不算也为大明增加了信用?也没有那么透支无度吧,我确实赚了大钱呐!那么多的象牙是假的吗?
我甚至天下布兔了!
正在他暗暗展望的时候,老朱残酷的揭开了真相:“祖孙三代不得盐,欠钱不还!”"像你这样欠钱不还,咱们大明的银行何时才能建成!"
朱棣很委屈。
那一定是特例!
他感觉自己也没有那么和商人争利吧,他觉得自己还挺体谅商人的。这后辈,自己体谅商人的事情,她怎么不拿出来好好说道说道?
【而且他做了一个小改动,引起了很糟糕的连锁反应。
洪武35年8月,朱棣即位不久,北平各卫乏粮,他下令:“大小官员、军、民人等皆中,不拘次支给。"
这是把开中权力给了所有人,而不是和朱元璋那样,坚决的把有权的人排除。
有权的人,面对“守支”,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插队去率先回笼资金。永乐时期还没有类似的史料,但朱瞻基毫无疑问在纵容和助长它。
堡宗实录记载,孙继宗说,他曾在宣德9年因为家里人中淮盐1.8万引,守候许久没有轮到,向皇帝请求两淮运司不要按顺序支盐。
宣宗从之。】
朱棣:"荒唐!"
他赶紧道:“我肯定是因为北平缺粮才开了这特例……”然而,对上朱元璋如刀子般的眼神。他还是迅速低头:
br/>
"你错,"老朱冷哼,"你那好圣孙更错!那孙继宗在堡宗实录里头说这个干什么?难道想让堡宗再次替他开方便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