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脸“贵州布政司是在老四你的治下才立省的,文教不兴,也是正常。回头等那交趾布政司、日本布政司归附了我们,我们也不能歧视他们,都得一视同仁才行”
“对了,”老朱此时回想起来,“洪武初的时候,好像有几个高丽人来考了科举”
“是洪武四年的事。”郁新为老朱查缺补漏,“金涛中了三甲第五名。您授了他东昌府安丘县丞。不过他以不同我们的言语辞官归乡。您又厚赐路费。”
老朱彻底回忆起来了“嗯,没错,是他不想当咱们的小官,回去高丽当大官去了。他们高丽人还是很稀罕咱们的科举的。”
郁新又补充“他洪武十二年的时候,陷入高丽内部党争死了。”
大家“”
短短两句话好似说尽了他的一生呢。
老朱摇头“哎呀,还不如在咱们这里当个小官呢。”
大家“”
其实在这边当小官也并不很安全呢。
洪熙元年5月,与judy祖孙对话的日子,江西人杨士奇记录了这段极为重要的对话。
仁宗本来是找杨士奇抱怨国子监学生不顶用、翰林考试不严。得改革太学数十年之考试弊端,考给我仔细考不行的都滚,留一个有用的就好。
接着又道“科举也得改。”
私以为,按照前后语境,仁宗此时未必意识到需要南北改革,只是和老朱当年一样,嫌弃科举选拔的人才不顶用。
郁新和金幼孜都产生了很多迷惑。
他们不相信,杨士奇竟能取出这稀奇古怪的标题
然而除了他们以外,好似大家都习以为常,他们左右张望,也就只能默默不语了。
老朱撇撇嘴“这数十年之弊端,就是他爹,他爷,都很弊端喽”
朱棣呵呵一笑“正好,他自己的想法,就从他先开始,那期末考,会考,中考,高考什么都有,都先给他安排上。”
杨士奇语出惊人“科举需兼取南北士。”
仁宗“北人学问远不及南人”
杨士奇“自古国家兼用南北士,长才大器多出北方,南人有文多浮。”
后两句纯属屁话和借口了,你在骂你自己吗
第一句在永乐朝的实权尚书籍贯分布看,是客观的、合理的。蹇义、吕震、宋礼、吴中、赵羾、李庆、刘观都非南人。
杨士奇在这件事上,展露了他作为名臣的风范,真心实意的为国家思考而不为家乡谋更多福利。
不管他在别的政策上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就这件事,做的真好。也算小小的背叛了自己的屁股利益。
朱元璋和朱棣,此时一同点头肯定
“此事之上,是极好的。”
别说他们了,便是那郁新,一时也是暗暗惭愧
吾弗如也
仁宗问“具体咋搞”
杨士奇“糊名,写南北,南取60,北取40”
仁宗叹道“嗯,北士得进,北方学者定会有感而奋发,往年只因北方无考中的,才怠惰成风,你说的很对,和蹇义、夏原吉商量吧。”
仁宗或许是被杨士奇的第一句“南北兼用”说服的,但他的感慨亦是真知灼见,知道这不是什么增大两地歧视,而是会促进北方文教兴起。
很可惜,仁宗马上就死了,没能看到这项好政策落第。幸运的是,人亡政未息,他儿子朱瞻基帮他落实了。
朱棣展颜道“好圣孙”
朱元璋也展颜道“好圣孙”
两父子一时“”
不得不说,这对父子还真是相似,都是看儿子哪哪有些不顺眼,看孙子,哪哪有些好地方。
4、宣宗落实。
宣德2年,南北正式分开取士,也就在这一年,一位山东学子拿到了头名,杨士奇感慨道“未有北士占首选者,有之,实自今始。”
无论怎么看,这件事对北方学子都是极大的振奋。
只要给了机会,他们不比南方差
后来,杨士奇等人进一步改革,正统4年时,演变成南55,北35,中10堡宗的年纪根本不可能做出这种大的抉择,这是三杨辅政的功劳。
中卷的划分照顾到了南直隶内部庐州等市教育落后的问题,把它们从南卷里分割,并入中卷。
朱元璋此时点头“估计等发展到最后,就是兔朝那样,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名额,每个省分开取士。在这点上,元朝也算有其见解之处。”
元朝也是分省取士。
但朱元璋又轻蔑一哼“不过像元朝那样,按民族分四等人取士,便是那番邦之人,压根不懂民族融合的道理了。”
5、景泰元年短暂反弹取消南北
赶鸭子上任的景泰帝还不知道当皇帝的道道弯弯,大理寺左寺丞江西李奎进言
往年进士多为名额所拘束,沧海遗珠啊
陛下登基之初,该广收贤才啊我们该效仿永乐年间的惯例只要三场文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