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面上却表现得好似没有听出皇帝意思一般。
“萧家粮食有限,多亏父皇心系百姓。”裴司玉看着神色莫名的皇帝,眼中是掩饰不去的钦佩“这一路还有一辆粮车一同前行,母妃说是父皇安排的,多亏了那车粮云阳百姓才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
萧贵妃心中一颤,她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说过这话。好在这个皇宫里的女人最会的就是演戏。
皇帝有些奇怪地看向萧贵妃,只见她也转头看了他一眼,风韵犹存的脸上划过一丝羞。
接着她起身跪在皇帝面前,“还请皇上恕罪,臣妾收到家里的书信说到灾荒这件事,便自作主张动用了景仁宫里的粮。”
贵妃说完,老太监就在外面禀报了一声,接着他走进来凑到皇帝耳边说了些什么。
从他开开合合的口中以及皇帝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来是在汇报云阳的情况。因为那车打着皇帝名义的粮,现在云阳的百姓都在歌颂皇帝,说他体恤民命,体察民隐又节俭爱民。
虽然这事事实上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哪个皇帝不希望自己有好名声
好事是萧家人做的,名声却是他的,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高兴的吗
在老太监离开以后皇帝连忙把地上的萧贵妃扶起来,一根修长的手指戳她的脑门。
“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和朕说,难怪看你最近都瘦了,从今天开始你都和朕一起用膳。”皇帝语气温柔,仿佛两人是一对多恩爱的夫妻。
萧贵妃抚开脸上的碎发,声音中多了几分心疼,“臣妾倒是想和皇上说,只是多事之秋,皇上忙得连觉都睡不好了,臣妾又怎么忍心。”
不管这话有几分真心,皇帝的一颗大男子心还是被很好地满足了。
他拥着贵妃,大手一挥道“这段时间你们母子俩都辛苦了,朕都有赏。”
殊不知那车辆根本就是裴司玉一人安排,不光是粮,连送粮的“贵妃的人”都是他一手安排的,从两个月前知道贵妃给他编的谎话是去云阳后他就着手准备这件事了。
得到打赏的萧贵妃一副感动不已的模样,“多谢皇上。”
裴司玉没有道谢,他趁着皇帝心情好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他再次跪在皇帝面前,语气恳切“儿臣不要打赏,有件事请求父皇。”
皇帝心情好,果然好说话,“何事司玉何时这般扭捏了,直说便是。”
裴司玉故作为难,犹豫片刻后才道“其实这两个月儿臣并非一直在云阳,在赶往云阳的路上儿臣被奸人所伤差点丧命,幸有好心人相救才得以保命。”
闻言,皇帝立马表现出慈父模样上下打量他。
“人没事就好。”顿了顿他才继续问“你那救命恩人身在何处”
裴司玉低着头,垂着的眼中酿起风雨般的阴翳,“在太子府上,险些被太子磋磨致死。”
皇帝“”
裴司玉和裴之礼之间的那些明争暗斗皇帝并不是不知情,只是从古至今哪有皇子之间是相安无事的,反正他们那些争斗都没上明面无伤大雅,皇帝也就随着他们去。
他恨不得两人多斗几年,他们之间互相牵制他这个皇帝才能做的更安稳一些。
但是眼下情况可就不太对了,没想到裴司玉居然直接到他面前参了裴之礼一本。
眼下裴司玉刚立了功,他不管这件事又不行,于是他只能让刘德把太子也宣了过来。
一炷香后,裴之礼也跪在了皇帝面前。
“父皇,思尧现在茶饭不思,我不能看她一直这样消瘦下去。”裴之礼道“代兰琴是唯一可能下毒的人,她甚至毒死了我的一名侍卫”
裴司玉冷笑“做事需要讲证据,你亲眼看到她下毒了我看到她的时候她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又如何毒死你的侍卫”
“她若有这个本事又怎么会在你的暗牢受这么重的伤”
这两人他说他有理,他说他有据,皇帝只觉得自己一个脑壳两个大。
代兰琴可是裴司玉的救命恩人,要是没有她皇室就要少一个优秀的皇子。可是林思尧又是未来太子妃,她在外面的名声好,和太子又情深义重,她们俩个不管谁都不能出事。
还有代兰琴受刑的这件事不能传出去,不然被百姓知道还以为他们裴姓人恩将仇报。
两个沉稳的皇子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了一会后,皇帝终于拍案做了决定。
“此时是之礼做得不对,思尧的安危固然重要,但是也不应当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动刑。朕知道你是关心则乱,所以这次就不罚你。”
说着他看向裴司玉“那姑娘叫”
裴司玉拱手“代兰琴。”
皇帝点了下头“传朕口谕,代兰琴心善真纯、品性兼良,赏红珊瑚一座、蓝宝石首饰一套、金银万两。”
老太监刘德恭敬领旨。
等他离开后,皇帝才再次对裴之礼道“人是在你那里受伤,你便要负责找人医好她。思尧的事朕也很痛心,但是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