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有人只想买几个尝一尝味道,不知不觉地吃了一碗还停不下。
“再来一碗。”
“师父你弄几扎啤酒不是更好吗”
“对,以后弄一些甜酒和下酒菜也不错。”
裴彦“我们这小摊子刚开起来,还没想到那么长远。”
“师傅,有您这手艺在,您还愁啥”
在场吃饭的人也都随声附和。
裴彦只是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
眼下他们手头紧,只能在路边支摊子,但是一有机会还是弄一个正经铺面的。
夫妻两个一晚上买了三百多块钱,虽然比白天少了一点,但是这些钱都是多劳多得,他们晚上要是不出去,不也就赚不了那么多钱
白天的加晚上算起来,差不多有八百块了,一天的纯利润也有五百多。
姜瑞英激动得晚上睡不着觉。
她就一个农村妇女,见识有限,这一辈子没挣过那么多钱,就是可怜了两个闺女没人管。
老大送幼儿园,老二在家没人带,好在老二比较乖,再在家里不哭不闹,可是看着就是有点可怜。
为了挣钱也只能暂时委屈她们了。
裴彦道“等过几年咱们有条件了,把她们都送学校去就好了。”
想想以前,再看看现在,差着十万八千里了,以前在村里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而且那钱根本就到不了自己手里都被婆婆和两个小叔子劫走了,姜瑞英领着两个孩子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就这样婆婆还嫌弃她多事儿,想让裴彦跟她离婚。
现在这几座大山都没有了不说,她还能靠自己的力气挣钱
她发现跟裴家那些人断了纠缠之后,丈夫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夫妻两个各有各的想法,反正都觉得现在的日子才是他们想要的。
第二天裴彦早早地起来,先把面和好,然后准备馅料。
裴彦不想再增加饺子的种类,目前的种类就已经可以了,足够满足食客们的口味,增加多了反而不好。
不能增加口味,就增加数量。
比昨天的量增加三分之一。
两口子从早上四五点,一直忙到早上六点,开始摆摊,摆摊的时候一个人烧水,另一个人依旧可以包饺子,一边做,一边卖。
吃惯了裴彦饺子的顾客,一见裴彦出摊赶紧就围上来了。
“裴师傅早啊”
裴彦也寒暄着跟他们打招呼。
裴彦人长得高,因为在沈家一年多,皮肤也养过来了,看着格外的白敬,头发理得很干净,标准的小平头,五官十分周正俊朗,看人的时候眼神十分真诚。
他站在那里穿着灰色的工装,戴着白色的套袖,袖子挽出来一节,露出修长干净的大手,很轻松地就包完一个和饺子,那纤长的指尖,灵活的动作都让人赏心悦目。
他的动作比专业的大厨还要好看,而且他这摊子上十分干净,基本上纤尘不染,不一会儿裴彦就要把摊子擦一遍,不用担心有任何的脏污东西沾染。
食客们吃着很放心。
裴彦说话不多,但是食客们觉得他安全可靠。
就这样一边包饺子一边卖,感觉不大一会儿工夫,卖得差不多了。
毕竟裴彦带来的面有限,馅料也是有限的。
但是周围还有很多人没有买到,面露不甘。
裴彦“今天就带了这么多过来,明天多做一些。”
他这么一说,大家伙就放心了,因为他们发现除了周边这些邻居过来吃饺子,还有很多陌生面孔也过来跟他们一起抢着吃,不用问了,肯定是裴彦的饺子把他们吸引过来了。
这么一想,裴师傅还是真得多做一些才行。
食客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哪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能很容易影响到他们,所以裴彦这里开张不久,就在食客中间流传开来,都说裴彦家的饺子好吃。
名声一旦传开,自然有更多的食客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就像尝一尝食客们赞誉的饺子,时不时浪得虚名。
今天一上午的时间,裴彦就买了五百多块钱,除去本钱之外挣不少钱呢。
这么一想,真是越来越有奔头,姜瑞英身上顿时有使不完的力气。
本来白天就已经够累的,姜瑞英还想晚上出摊。
晚上他们又买了不少钱。
夫妻两个起早贪黑地买饺子,时间长了积累了不少钱,裴彦心里面也有了底。
路边摊虽然没有租金,但是到底不上档次,要想把生意做大了,还是要开铺面才好,这样刮风下雨天,他们也不用担心。
正在裴彦琢磨铺子要开在哪里的时候,钟叔找到了他。
这次钟叔也把阿年带来了。
阿年早就馋裴彦家的饺子了,一来就吵着要吃。
裴彦赶紧让姜瑞英包了两碗下锅里。
钟叔喜欢吃梅干菜的,阿年喜欢吃虾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