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议科举(二)(3 / 3)

“两个多月。”

“嗯”书致沉默了一下,他本来以为这个时间应该以年为单位的,只好又问,“那唐音统签呢,资治通鉴呢”

“含注释吗不含的话,唐音二十天,资书三个月左右。”

e书致想了半天,发现以他的古文水平,似乎找不出更长的文章来挑战小孩的智力了,只好改口说道“好吧,那对你来说,强身健体可能比读书困难一点。但道理都是一样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我不想吃热豆腐,我只想做个有用的人。”成德抿唇,瘦削的侧脸显得格外坚毅又固执,“这么些年来我看病吃药花的银子,放到平民百姓家里不知能养活多少个孩子,说是以十命换一命也不为过了,若是我不能做出一点成就,岂不是白费了这些人力物力”

“首先,就算没有你,阿玛也不会把那些银子捐给平民百姓的孩子,只会让它们躺在我们家的银库里发霉。其次,你要是个没用的人,天底下就没有有用的人了。”书致吐槽道。

然而就像梵高、卢梭这些死后才成名的天才,此时的纳兰成德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名满大江南北,他只是一个将近成年,却不知道自己日后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谋生的迷茫少年而已。

听了弟弟这话,成德不仅没有感到一丝安慰,反而气鼓鼓地说“什么叫天底下没有比我更有用的人外面种田的农夫、经商的小贩,虽然操持贱业、所获不多,但也是凭本事养活一家老小,我看他们个个都比我有用。”

“在我看来,自己并没有做出过什么值得别人另眼相看的功绩。可是你却总说因为我是纳兰成德,所以就如何如何高人一等,就好像你还认识另外一个很厉害的纳兰成德似的”

书致不禁微微吃了一惊,惊叹于小孩的敏感和聪慧。他可不是认识另外一个“纳兰成德”吗

那个后来改名性德的男人少年登科、著书成集,粉丝遍及大江南北,结交的都是徐乾学、顾贞观等文坛大能,拥有现在的小孩无法想象的权利、名气和声望,但是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全都是厌世、消沉、悲伤的情绪。

书致不想他参加科举,其实就是怕他步上那个“容若”的老路,但其实如今想来,历史上的纳兰容若之所以郁郁而终,无非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忧心其父明珠激进的政治站位,二是家族无人强撑病体支应门户,三是妻子卢氏难产早逝悲伤过度。

这三个原因好像跟科举也没什么关系啊。

书致看小孩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钻进牛角尖里,不撞南墙是绝对不会回头的,只好叹道“好吧,你想考进士,也不是不行。”

“当真”

“嗯,咱们回家,商量商量怎么跟阿玛开口。”

“好,这可是你说的。”成德点头,促狭地伸手拍了一下弟弟的腰,“驾,跑快点儿。”

书致磨牙,当即做了个撒手的动作,作出一副要把他扔进湖里的凶恶表情。成德料定他不敢,不仅不惧,反而撒开手,伏在他颈边直笑。

兄弟俩正闹着,忽然听旁边桥上有人朗声问道“大清早的,你们兄弟俩玩什么呢”

书致抬头一看,却是一个怀里抱着女童的年轻男人向他们走来。

“佟,佟国维大人。”书致目瞪口呆。才刚说过别人坏话的兄弟俩都是背后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