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抉择(3 / 4)

一日早日到来。”

赵云安看向大哥。

入冬之后,李云衢又开始生病。

与往年生病不同,这一次来势汹汹,他的精神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萎靡下去。

赵云安看得心惊肉跳,不停的寻找民间名医,但显而易见效果不佳,倒不如太医院。

李云衢反倒是看开了,劝他不必麻烦。

如今还未下雪,室内点着炭盆,赵云安没穿外套都热得额头冒险,李云平却要裹着厚厚的衣裳,抱着暖手炉已经手脚冰凉。

“大哥,你一定能看到那一天的。”

赵云安握住他的手,帮他暖着手掌“到时候我们一起去乡间地里,看看丰收的场面。”

李云衢想笑,一开口却变成了咳嗽。

等好不容易平息,抬头就瞧见弟弟眼中的担忧。

他笑着说道“今年也已经瞧过了,有父皇,有七弟,大魏百姓的日子只会一日比一日好。”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赵云安便起身告辞离开。

他一走,李云衢吊着的精神头就更差了,靠在塌上昏昏欲睡。

忽然,他猛然惊醒。

眼前是儿子的身影,李瑾正小心翼翼的帮他盖被子。

“爹,是我吵醒你了。”李瑾有些懊恼。

李云衢笑道“无碍,白天睡多了,晚上便睡不好。”

“七叔出宫了吗”

“刚走。”

李瑾在旁边坐下来,又说“怎么不留七叔吃饭,七叔在的话,爹也能多吃一些。”

因为在漳州府住过几年,李瑾与赵云安的关系也极为亲密。

尤其是李云衢身体每况愈下,皇帝有心培养皇长孙,常常将他待在身边不说,也有意培养赵云安与李瑾的感情。

李云衢无奈道“他家中还有妻子,总不能一直住在宫里头。”

拍了拍儿子的手臂,李云衢又问“今日跟着你皇爷爷学了什么”

李瑾便开始说起来,无非是皇帝又带着他见了什么人,看了什么书,处理了什么公务。

李云衢听得频频点头“父皇有心培养,你要用心一些。”

“爹,我知道的。”

李瑾岁数不大,可如今越发的早熟,李云衢的身体状况促使这孩子迅速长大。

“孩儿以前不懂事,不知道处理公务这般辛苦,每次还好抱怨爹爹太忙,没时间陪我,现在想想太不应该了。”

李云衢轻轻搂住儿子“爹爹也很想一直陪着你,多陪陪你。”

李瑾心中一紧。

李云衢却已经岔开了话题“若是学得累了就去找你七叔,他最喜欢到处跑,总能带着你们松快松快。”

一听这个,李瑾也面露笑容“是,儿子记住了,谦儿也常说七叔爱玩,只可惜工部也忙,不然肯定天天都带着他到处跑。”

李瑾还记得在漳州府的时候,全家上下出门游玩都是常有的事情。

如今短短几年,他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他虚虚的靠在李云衢肩头“到时候爹爹陪我一起。”

“好。”李云衢笑着答应了。

可他这一次却注定要食言。

天气越来越冷,李云衢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如今已经难以起身上朝。

太子病重的消息终于瞒不住了,一时之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要知道皇帝就两个儿子,一个还在西南,若是太子病逝,那谁来继承皇位

大朝会上,甚至有人公然提出,请三皇子立刻回京。

皇帝留中不发。

第二天,却直接让李瑾站在了原本太子应该在列的位置。

皇帝的意思显而易见,太子早逝,立皇长孙也是有例可循,倒是让朝廷安静了几日。

前朝安稳了,后宫却不太稳定。

帝后之间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

皇后眼看着长子病弱,心疼担忧的同时,却浮现出巨大的恐惧来。

“陛下,太子如今病重,还是得立刻召回平儿,否则若有万一,他们岂不是连最后一面都无法得见。”

皇帝冷声道“平儿若在京城,才更容易平添是非。”

他可不希望朝廷分成两派,一派支持皇长孙,一派支持三皇子,到时候争论不休,闹得原本关系良好的叔侄俩,最后反目成仇。

皇后眼神一闪,辩解道“老三无心太子之位,哪里会争,陛下这话岂不是让老三寒心。”

皇帝拧着眉头“只要他回来,即使他不想,自有人推着他走。”

李云平是三皇子,他背后有武将,有沈家,甚至还有皇后和刘家。

他不想,难道他背后的人都不想吗,光是对沈家刘家而言,推举三皇子上位的利益,就远大于支持以为皇长孙。

皇后还要再说什么,皇帝却直接打断她的话。

“后宫不可干政,皇后,你需谨记本分。”

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