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局(2 / 5)

头就瞧见他还在撸猫,纤细白嫩的手指翻过金灿灿的皮毛,宛如一副美景,根本看不出来手指的主人,是掌控漳州府的大官。

见他不吃了,赵云安笑着问道“怎么不吃了,吃饱了吗”

望归抬头看向他“你不问我吗”

“那你想说吗”赵云安问道。

望归一听便沉默下来。

赵云安便又道“你的祖父,你的父亲,为了先祖的一个承诺,在北疆蛮荒之地付出了一生。”

“如果你不愿意,那没有人可以逼你。”

“你可以一直留在漳州府,过平静安全的日子。”

望归只觉得鼻子一酸,他赶紧低头继续吃点心,塞得自己差点噎住。

从小时候记事开始,望归就再也没有掉过眼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听了这番话居然想哭。

“喝口茶。”赵云安伸手将茶杯推过去。

望归端起来一饮而尽,好不容易才把点心咽了下去。

“如果是大人你,我也可以说。”

他抬头看着对面的男人,明明比他也大不了几岁,却总让人觉得安心。

这些日子,他走遍了整个漳州府,知道赵云安真的是个会为百姓着想的好官,他说过的话都做到了,并不是夸夸其谈。

跟让他祖祖辈辈失望的大魏皇室完全不同。

下定了决心,望归从怀中拿出一样东西,放在了赵云安面前。

“这是我爹留下的。”

除了那封信之外,望归的父亲留下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赵云安低头一看,也是吃惊,那竟是匈奴的布防图。

虽说布放是会变化的,但望归父亲能得到这些,想必付出了不少代价。

望归又道“父亲说,凉州军与匈奴暗中有来往。”

赵云安脸色微微一变“此话当真”

“父亲也没有证据。”

望归犹豫道“他最后一次出现,将这些东西留给了我,说要去探查此事,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赵云安的脸色也沉凝起来。

望归又道“父亲失踪后,我发现有人在寻找他的踪迹,便隐姓埋名离开了家,后来才遇上了王大哥。”

那段逃亡的日子,望归只是一笔带过,他从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和同情。

赵云安心思百转,很快问道“你可知道永昌伯”

望归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永昌伯是大人的伯父,我知道他战死在了姜蓉镇。”

很快,他意识到不对,皱了皱眉说“爹曾带着我在姜蓉镇住过一段时间,但我并未见过永昌伯。”

赵云安听了便知,望归之前并不知道赵骏。

他想了想,将布防图收起来“多谢你信任我。”

望归低下头“我只是觉得漳州府很好,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我不希望这样安安稳稳的地方被破坏。”

“我向你保证,会尽力维持大魏的安稳。”赵云安如此道。

做下了保证,赵云安回到书房,心底却极为为难。

若他是皇帝,此刻定然是要将布防图送到便将,抗击匈奴,甚至狠狠的迎头痛击。

可惜他不是,当今皇帝还是个多疑多虑之人。

赵云安前脚拿出布防图,恐怕后脚就要被按以莫须有的罪名。

“大人,常顺回来了。”

赵云安心头一喜“快让他进来。”

常顺很快风尘仆仆的进来,行礼后便将青州营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

“这么说来,你没见到周团练等人,反倒是见到了王指挥使”

常顺点头道“是,而且小的离开青州营的时候,还看见了一群群的难民。”

“青州城告急,白知府求助青州营不奇怪,可王指挥使怎么会同意让难民进入军营”

军营重地,平时进出都极为严格,怎么会如此乱来。

除非

赵云安心底有个了不得的猜测,他沉下脸来“难道凉州与王家合作了。”

王家有一位太子,若是再与凉州合作,太子便如虎添翼。

可在赵云安看来,太子最大的依仗是皇帝,只要皇帝不死,他极力扶持的太子迟早都能登基为帝。

毕竟在皇帝老子的弹压下,康亲王与荣亲王早已不成器。

既然如此,王家为何要冒着风险与凉州军合作

赵云安百思不得其解,更让他心惊肉跳的是,凉州军私自征兵,与匈奴有往来,所图谋的不可能只是扶持太子上位。

“王家在与虎谋皮。”

赵云安捏了捏眉心,更是断绝了将布防图送往京城的打算。

王首辅掌控内阁多年,他送上去的折子得先经过他的手,此刻送过去,那不等于自己送死。

王指挥使如此的举动,周团练等人不可能猜不到原因。

可青州营却乖乖听话,没有任何异动,唯一的解释便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