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万应锭(3 / 4)

吵醒了所有的考生,外头隐隐约约有哭声传来。

怕是哪个考生偷懒,亦或者贪凉快,见这几日秋高气爽热的很,便压根没用上油布,此刻卷子被污,考生只得痛哭流涕。

卷面但凡被污,就算是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到了考官的眼中也得被减分,严重一些的,这些污损的卷子直接就会成了废卷。

很快,又有呵斥的声音传来。

痛哭的声音慢慢停歇,赵云安却觉得耳边一直有压抑的抽泣哭声。

同为考生,赵云安难免也有些物伤其类,也不知道是该怪老天爷不长眼,还是怪考生自己太不小心。

等到第二天早上,赵云安拉开油布帘子看了眼,忍不住就皱眉。

大雨还没停歇,贡院里头的排水系统做的不好,地上已经积攒了一些污水。

赵云安不得不将小板凳垫在脚下,保持着一个奇怪又难受的姿势,才算将剩下一半已经写好的答案誊写到正式的考卷上。

也是凑巧,他写的卷子里,有一处便是针对旱灾之后的暴雨情况,谁知就这么巧遇上了。

最后检查了一遍,赵云安又把卷子放回油布袋子。

今天考完就能离开贡院,赵云安索性也不再休息。

大雨哗啦啦的下,一直到晌午时分才慢慢停歇。

地上的污水一时半会儿却没那么快褪去,赵云安看了眼,心底忍不住感叹起来,考题还是高温干旱,结果还没考完就来一场大雨。

这么大的一场雨,自然是能缓解云州当地的干旱的,可问题是这时节正是稻田收割的时候,之前他去常家村的时候,便瞧见有些人家才开始收割,有些人家还未开始。

只希望百姓们受到的损失少一些。

一冷一热,气温变化太快,号房里头如今又潮湿的很,等待的过程中,赵云安便觉得身体有些不适起来。

他摸了摸额头,似乎并未发热。

但也没敢轻忽,迅速翻出考篮最下面的万应锭,剪开先吃了一颗。

这是他家三哥特意去太医院求来的,里头有川黄连、明乳香、净没药、孩儿茶、梅花冰片、原麝香等众多药材。

一颗下去,不说包治百病,但伤寒、中暑、痢疾、瘟毒等都有效。

不一定完全对症,但用来应急是最最好的。

不过这东西珍贵的很,价格高制作麻烦,尤其是王太医亲手所制的效果最佳,赵云平不放心身娇肉贵的弟弟,才特意去求来的。

送服了一颗,赵云安自感好了一些,心底感激了一下三哥哥。

到了这时候,赵云安也忍不住盼着时间快一些,早些出场早些结束。

雨停了,折磨却才刚刚开始。

一场大雨将虫蚁都招了出来,尤其是蜒蚰就跟吃了激素似的到处爬,一会儿功夫,号房的墙壁上爬上了几十条。

那密密麻麻的蜒蚰爬来爬去,留下一条条粘液。

赵云安不怕别的,就怕这软绵绵的鼻涕虫,更可怕的是,偶尔有一条爬的太高,啪嗒一声掉下来,直接砸在了板子上。

赵云安吓了一跳,幸亏他已经写完了卷子,要不然这么一下,非得坏了卷子不可。

他也不敢徒手去捏,只能从烤箱里找了一根艾草棒子,忍着恶心将它挑开去。

刚下过雨,空气里湿气实在是太重了,赵云安试着点燃艾条焚熏,结果蜒蚰还没怎么样,他差点被熏出一个好歹来。

九日的乡试,前几日都还好,唯独这一日满地的蜒蚰,吓得赵云安面无人色。

等终于能交卷的时候,赵云安差点没直接冲出去。

乡试不允许提前交卷,即使做完了也得在号房里等着,到了时间,自然有专门的号军过来收走卷子。

等所有人的卷子被收起,送入内堂接受批阅,考生们才能离开号房,排队一个个离开贡院。

离开了满是蜒蚰的号房,赵云安才算是好了一些。

地上还有积水,走过去鞋袜便都湿透了,但这也比跟蜒蚰共处一室要容易接受。

站在考生中一看,赵云安便惊讶的发现,他这样的状态还算是好的,有几位考生可谓是面无人色,瞧着一副立刻便要倒下的架势。

尤其是那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路都是踉跄的,还需要人搀扶着走。

赵云安心底叹息了一声,总算是考完了。

忽然,前头一阵骚动。

却是有一名考生忽然倒下,直挺挺的直接砸在了积水里。

“快把人扶起来。”

周围的人手忙脚乱的将人扶起来,靠坐在墙根底下,那考生的脸色却瞧着不大好。

“官爷,杨兄病得厉害,能否早些打开贡院大门。”

号军毫不犹豫的拒绝“贡院开关自有时辰,不可私开。”

别说有人病倒了,就算是着火了,不到时辰也是不能开的。

他看了眼那考生,又说了一句“让他忍忍,再过一刻钟便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