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也有人上门提亲,家世最好的是长平侯府,他家虽没落了,可侯府的名头还在,只提亲的是庶子,长平侯夫人有多厉害,想必你也听过一二。”
嫡母婆婆,又是厉害角色,嫁进去多难想也知道。
“还有一位是林家。”
说到这里,刘氏看了眼林姨娘,意有所指道“那你是表哥家,他们家什么情况,想必你们母女比我更清楚。”
“夫人,我从未想把莹儿嫁回林家。”不等赵月莹说什么,林姨娘已经急忙否认。
林姨娘出身不好,当年做妾之后,伯府才放了她爹娘兄弟的卖身契,给了他们一个铺子在外讨生活。
可惜林家没能抓住机会,这些年来虽有她补贴,娘家两个侄子一个比一个没能耐。
最让林姨娘生气的是,两个侄子不想着好好读书上进,反倒是破罐子破摔,吃喝嫖赌玩得精通。
每次欠了银子,惹了事情,便又要上门来求。
林姨娘心疼娘家父母,替他们收拾了不少次烂摊子,却可从未动过将女儿嫁过去的心思。
刘氏点了点头,即使林姨娘母女答应,她也是不会同意的。
“除此之外,便是要等一等,等到明年新科,再来榜下捉婿。”
这些道理,赵月莹自然是懂的。
林姨娘有些心急,下意识的看向自家女儿。
“莹儿,你心底到底是怎么想的,愿不愿意等一等”
赵月莹抿了抿嘴角没说话。
她心底想起当初嫁的风风光光的四姐姐和表姐,她们都嫁入高门,可一朝变幻,四姐姐哭着回来。
表姐略好一些,但年初二回门的时候,脸色也有几分憔悴。
她私底下问了,表姐只说一切都说,但她膝下有两个继女,丈夫又是个撑不起来的,想来也很是艰难。
两相对比,倒不如五姐姐自在,虽说季家那边规矩大,却没有那么多糟心事。
很快,赵月莹便道“女儿愿凭母亲做主。”
刘氏心底便有数了。
“你放心,等来年新科,定让你大哥哥亲自挑一个好的。”
刘氏满意的离开了。
林姨娘轻轻搂住女儿,叹息了一句“怪我把你生做了庶女,如今谈婚论嫁也被人嫌弃。”
赵月莹反过来安慰道“姨娘可别说这样的话。”
“其实母亲说的也对,从新科进士里挑一个,嫁过去就是官夫人。”
“对方家世差一些,那便多少都要仰仗伯府,既然如此,他家定是要对我好,不会来为难我,日子也过得舒坦。”
“真要让我嫁进那些高门大户,他们可不怕伯府的权势,指不定要怎么磋磨人呢。”
林姨娘一想也是,倒是好受了许多。
赵云安读了一天书回来,就发现亲娘身边多了两个丫鬟。
他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倒不是觉得这俩个颜色好,而是心底奇怪。
金氏瞧了却误会了,还以为儿子到了年少慕艾的时候,特意指着她们说“这是新来椒兰院的,一个叫秋夕,一个叫霜华。”
“秋夕见过七少爷。”
“霜华见过七少爷。”
赵云安点了点头,等到吃饭的时候,又是这两个丫鬟在旁替他布菜。
等吃完了饭,母子俩说私房话的时候,赵云安才奇怪道“娘,你身边不一直是翠玉姐姐伺候吗,怎么忽然多了两个。”
金氏是个念旧的人,当年的珍珠嫁出去,这些年逢年过节也还回来磕头。
翠玉嫁在了府内,如今替代白嬷嬷成了金氏身边的管家婆子,除此之外能进屋伺候的,都是院子里的老人了。
这些人赵云安都记熟了,所以突然出现两个生面孔,这还不是洒扫的小丫鬟,而是直接进屋了,他才觉得奇怪。
金氏听了就笑,暗道自己想多了,儿子这哪里是开窍,这压根没那一窍。
她也不忙着解释,只说“年纪大了,我就爱屋子里头多几个鲜嫩的,看着心里头也高兴。”
赵云安接受了这个理由,还笑道“娘,您还年轻,咱俩要一块儿走出去,别人怕都以为是姐弟。”
金氏被逗得直笑。
想了想,金氏还是点了一句“你身边的柳心年纪也不小了,去年便定了亲,这两年便要出嫁,到时候你身边也总得有伺候的人。”
赵云安不太在意“让二等丫鬟顶上来就是。”
反正他也不是小孩子了,不需要跟小时候似的,还得丫鬟跟前跟后的伺候着。
金氏见他还不明白,无奈的摇了摇头,没再多说。
她心底也有顾忌,毕竟这俩丫鬟还不知道性子好坏,再者儿子还小不着急,免得打扰了他专心读书。
一晃眼的功夫,前往云州参加秋闱的赵云昇回来了。
此次归来,赵云昇可谓是意气风发。
考院试的时候,赵云昇愣是磋磨了好几次才中,还被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