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料他也该进到这一步了,很好。再往下就会难些,要再耗些日子了。”阿苏洞主称臣,下一步得献个图册户口之类的,不献图也得跟朝廷请个敕封,这就有点难了。陈峦不一定能等到。
施、王二人都说“你来、你来。”
陈峦等不到,他二人总是能等到以后更大的好消息。
三人商定由陈峦向皇帝奏请此事。皇帝近来颇喜好消息,没有皇帝能够不喜欢“四夷宾服”、“天下归心”的,打下来的未必有“蛮夷自愿”这么好什么是王道这就是王道
皇帝命他们挑一个字为奇霞族命名,这个名要有个玉字旁,但是意思又不能太大。
陈峦特别为小老乡祝缨说了几句好话,请示给祝缨一个表彰。
皇帝笑道“准”
祝缨在不知道的时候,因为蹭了陈峦休致的安排,额外多了一分好处。
陈峦向皇帝奏完了这个好消息,第二天向皇帝拿出了自己连夜抄了十几遍才抄好的奏本,向皇帝请求休致。
朝中上下这一年来隐隐觉得他有此意,不想他竟真的能狠下心来请辞。皇帝出言挽留“卿是社稷臣,为何要弃朕而去”
陈峦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生天地间,何敢言弃请陛下收回弃字。”
皇帝眼眶也湿润了“卿正当年呀”
陈峦道“臣不材,深荷圣恩方得登相位,今朝中贤者云集,臣可以放心了。”
君臣二人做足了体面,皇帝才收了陈峦的奏本,给他全俸休致,又让他先不要离京,且住京中各咨询。
陈峦也没打算马上动身,他还要将京城的事收个尾,同时派人将家中老宅整肃一番才好搬迁。当时答道“臣敢不效命”
直到出了禁宫,陈峦脚底仍有点飘,心里空落落的,放在政事堂的东西也忘了收拾,扶着小厮的肩膀登车,呆坐车中一路摇晃回家。看到两个孙子稚嫩的脸庞,陈峦才长长出了一口气,脸上也有了一点笑影。
门生故吏、同乡同门之类都来见他,也有来求教的,陈峦道“你们以后要问施、王二位去啦。他们为人都很宽和。”堂中有人呜咽,也有人激动,大家哭了一场才散。也有人才哭完,便打听施鲲今天回家了没有的这是后话了。
施鲲与王云鹤二人此时顾不上这些,陈峦近来管事少,但少了一个人,二人仍是忙了不少。
次日,两人在政事堂碰了面,议事时王云鹤顺口问一句“陈公的意思呢”话说完,二人不由相视一笑,颇有些怅然。
施鲲道“明年记得将陈萌调入京吧,他这二年知府做得似模似样,是肯做实事的样子。”
王云鹤道“可以。”
外任肥一点,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还得是进京。两人因此又将京中各部各衙的职司又筛了一遍,王云鹤道“大理寺卿空缺很久了,总由裴清代任恐不妥贴。现已入夏,离秋天不远了,该有一个大理寺卿了。”
施鲲道“不错,裴清代掌大理寺虽无疏失,品级摆在那里,有些事情办起来麻烦。你我具本,请陛下点一大理寺卿来吧。”
二人都不提由裴清直升大理寺卿的事儿,裴清在大理寺的年载比郑熹还久,不宜让他继续直升做大理寺卿。不过如果皇帝最后还是要用他,那二人也先不去反驳。
两人反复推敲,颇花了几天功夫私下议了几个候选人,预备皇帝问起的时候荐上去,看皇帝喜欢用哪一个,几个人的履历、才干都不错,二人心里都有一本账。如果皇帝另有安排,二人就不再提名。
两个丞相商量完就具本将大理寺的情况写明,请示皇帝再任一位大理寺卿。
次日早朝毕,皇帝留丞相等议事,提到了大理寺卿的任命。
皇帝道“记得窦朋不错。”
窦朋是之前发现李藏命案的刺史,那案子也是他查得分明的。他这刺史做得,其他方面合格,刑狱方面亮眼。此人恰在二位丞相准备推荐的名单上,虽不靠前也可接受。
君臣的想法一致,拟了旨,很快便下文给窦朋,征其为新任大理寺卿。
消息传出来,大理寺炸开了锅。郑熹在的时候实是他们的美好时光,裴清代理也有点萧规曹随的味道,许多人都以为大理寺会一直这么下去,猛然间却要来一个新的大理寺卿,大多数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茫然这可怎么办
冷云和裴清得到消息比下属更早,二人也有点措手不及,冷云更不在乎一点,说“他要好相处就处,不好相处,咱们不会换个地方”
裴清看了他一眼,心道我与你不同。
冷云到哪儿都是甩手掌柜,裴清是有些追求的,他代掌大理寺这些日子才将事务理顺、威望立起,不让他干了。
裴清有点自嘲地道“当家姨娘遇着夫君娶妻了。”
冷云笑喷了“这可不像你会说的话听我的,过一日是一日怕他怎的都是天子臣,什么妻妻妾妾的你越娘们儿叽叽的,别人愈当你好欺负。你看我,潇洒自在。”
裴清说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