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惊了他的骡子,骡子本是个拉车的,被他骑着就不太合适,一惊,把他甩到了地上
幸得路人把他扶了起来,却也闪着了腰、扭到了脚。他骡子也跑了,人也伤了,只得央人给找回骡子连人一起送回家。路人看他衣着不差,还真有人愿意干的。张仙姑千恩万谢给接了回去,又给这些人拿钱道谢。
花姐给他看了看脚,说“扭着筋,幸好没伤到骨头。拿几贴膏药先贴上。到底怎么回事”
祝大咬牙切齿“说是什么破公主”
花姐道“可不敢这么说话。”
等祝缨回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道“以后这样的事还是会有的,如今可不比以前了,今天这位安仁公主是陛下的妹妹,不是什么随便能骂的人。”
张仙姑道“怎么会呢不是有”
哦,皇帝把王京兆升去当丞相了,然后就有人在京城里撒欢儿了。
祝缨进京之前,京城就是王云鹤在管,所以京城是一片太平,真正吃过的亏也就是周游和时公子给她弄牢里。自那之后,不仅是她,京城的百姓也都过得一天比一天的安逸。
新京兆不用是个谄媚小人,只消京兆这个位置上没有人,祝缨这样六、七年间新到京城的人就突然发现原来京城有这么多的权贵啊
以前街上好像也有见到过,但是他们的存在感从来没有这么的强烈过
公子王孙在街上招摇过市的彼彼皆是。
祝大暗叫一声倒霉,嘟囔道“还好,骡子回来了。”
祝缨道“以后有事,先顾人,别管那些个啦。”
张仙姑道“咋还不给个为新京兆呢”
祝缨心道我哪知道
皇帝仿佛不知道他缺了个京兆似的,一直没有任命,直到王云鹤搬到了新府邸,现在该叫“王丞相府”了,京兆尹还是没个人选。
王云鹤迁居新宅,祝缨也依约去给他暖宅。王家仆人都认得她,笑道“三郎来了”
祝缨也笑“来了。”
让曹昌把礼物拿进去,她给王云鹤的暖宅礼也不奢侈,寻常的迁居礼,不过有一样东西是自己亲手做的。王云鹤看了就喜欢上了,说“哪里买的”
这是一件太平有象的木雕,象驮宝瓶,瓶子雕得细长。祝缨笑道“看来我手艺不错,以后可以摆摊儿糊口。”
王云鹤道“又胡说了”接着就叹了口气。京城地面上发生的事情他也知道,现在却不归他管了,他能做的只有建议皇帝尽快再任命一个京兆尹,好不好的,先上任再说。
大好的日子,他没跟祝缨提这件事,而是让祝缨去跟他在京的学生们一道吃饭,并且嘱咐“不要让三郎喝酒。”
祝缨也就老老实实坐着喝茶、吃菜,再与众人说上几句,十分老实。周围人对她也有点好奇。这里如今能上桌的都是不错的官员,所谓不错,是学问不错、出身尚可、能力不错、风骨也有。与祝缨以前打交道最多的小官小吏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祝缨在京城的传闻也有一点点,如今说得最多的就是“大理寺大管事”,没跟她打过交道的人说起这个称呼就透着点戏谑的意思,总有点与蓝兴、罗元相类。不能说没有本事,还得说骨头有点软。
真人到了跟前一看,是个坦然有礼的样子,不太像“小人”,当不是蛊惑了王大人的马屁精。
一看之下,大家也就不甚在意了。继续跟熟人说笑。即使是王云鹤的学生,此时也很有一点弹冠相庆的味道。并不是人人都心存畏惧的。
祝缨也不用他们在意,慢慢地混在这里吃了一席。
此时她又有了一点那年端午在郑熹家的感觉,但她不说出来。
暖宅之后,王云鹤也忙着跟朝政较劲没功夫,祝缨自己也有许多事要做,两下接触竟然少了许多。而新的京兆至今还没有出现。
到得八月,郑熹与岳家的亲事正式订了下来
婚期定在了十月。这样新妇还有时间熟悉一下新家,方便新年的时候走动。
祝缨一得到消息,便将早已准备好的贺礼送到了郑熹手上。三间铺子,在她手上多呆了一个多月没来得及给,这可不好
她把房契送到郑熹家的时候,郑熹看起来心情还不错,笑问“这是什么”
“府上添人口,不得多些产业么”祝缨说。
郑熹打开一看,道“我说你整天都在忙什么呢将手上的事做好才是真的。这些事儿不是你现在最该干的。”
“正事没耽误呢。”
郑熹不过一提,说完也就过去了,转而开起玩笑,道“你现在就把这个拿来了,等到正日子那天,我看你拿什么来充门面”他也知道祝缨没多少产业。
祝缨道“到时候呢,我就以大理寺的名义再送一份儿。”
“噗”郑熹笑了,“淘气”然后很正式地对祝缨说“你也该好好经营经营家业啦。”
祝缨道“我今年又添了二十亩田。”
郑熹摇摇头“多一点也无妨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