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 116 章(5 / 6)

后安慰康熙“小的时候,都是这样。要慢慢撒手。”

康熙只笑着摇头。

担心几个儿子对太子妃动手,各种护着。却没想到,事情发生在毓庆宫内部。将几个儿子陪着太子的表现都打听清楚,康熙给毓庆宫送去厚重的贺礼,也给几个儿子家里送去一样厚重的赏赐。

不管怎么争斗,关键时刻,几个儿子都想着太子好,太子妃母子平安,要康熙很是欣慰。

“是啊,该争还是要争,该斗还是要斗的。”江南,八贝勒收到四哥的来信,微微一笑,面对两个弟弟好奇的眼神,唇角一挑,笑得完美的温润如玉。“两淮盐业兴旺,盐商们富的朝长江里扔金铂听水声儿,生产盐的灶户们,窝在一场梅雨天气风刮就倒的屋子里,自己吃不起自己晒出来的盐。”

胤祥和胤禵明白了,齐齐一笑。随即又担忧。胤祥道“万一事情闹得太大了那”

“怎么会我们也不要灶户们变得富裕,只是温饱而已。这都不能达到,盐商们还有没有良心了盐商们没有良心了,朝廷要不要出手管一管”

“着”胤祥和胤禵一拍大腿,觉得这个主意甚是妙。

“那八哥,”胤禵的食指一竖,狭长的丹凤眼里乌黑的眼珠子亮亮的。

八爷摇头“想多了不是我们这是给灶户们出头,一片公心无愧天地。”

“对,八哥说得对。”胤祥和胤禵乐呵呵地笑。胤祥一挑眉,笑道“八哥,昨儿那安盐商送来的扬州瘦马,你怎么留下来了”

“我”八爷嘴秃。面对两个弟弟询问的目光,无奈地解释“我是看那姑娘,长得像我之前的一个侍女,有点怜惜罢了。过几天就送她还了良家籍贯去嫁人。”

胤祥和胤禵一起愣眼八嫂已经嫉妒成这样了一个侍女也容不下

八爷起身,拍拍他们的肩膀,叹息道“等你们大婚,就明白了。夫妻感情重要,福晋要打压一个侍女,福晋有完全的管家权,我们只能让着。只要不闹出来伤亡,就行了。”只是,难免心里惦记着,尤其是人生的第一个女孩儿。

八爷面对两个弟弟青涩懵懂的目光,苦笑“你们被四哥管着,目前身边还没有伺候的侍女,这也是好事。”

胤祥和胤禵哪里懂这些挠挠头,只能安慰地拍拍八哥的肩膀,告诉自己,自己的福晋一定是四嫂那样贤良的,绝对不是八嫂的嫉妒。

八爷瞧着他们害怕的小样儿,只是笑笑。

江南,克扣匠人工钱的包头被抓拿归案,斩首示众。抄家来的工钱悉数送还匠人们,纺织匠人刚开始正式上工,恢复生产,人人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件事可算过去了,士绅豪门们忙着送礼送走三尊大佛,暗搓搓要准备弹劾抗议闹事在八爷的操作下,本来就因为生活贫困活不下去的灶户们,大闹罢工。

几千人冲到盐政衙门求一个公道。消息传到北京,康熙气得笑了。

不用说,这是老四的主意。

果然,不到几天,又传来整个江苏的木匠们因为一个木匠被打杀,主家只草草赔钱了事,罢工闹事,高喊着“求皇上大老爷做主,我们冤枉”冲到了江苏巡抚的衙门,一起击鼓鸣冤。

士绅们、豪门大户们纷纷震怒,联名上书朝廷,求严办这帮子刁民。

康熙命令八贝勒、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处理这件事。三位皇子阿哥拿着鸡毛当令箭,根据大清律审了案子。针对罢工事件,各打五十大板,这头要豪门大户们增加一定的工钱待遇,那头要匠人们保证盐巴生产的质量。

盐商们不同意,一起抗议“我们赚一点银子,要打点官场,要几方送礼,每次朝廷有需要就捐献银子,还要出工钱,容易吗”

灶户们木匠们这次被鼓动着,积压百年千年的愤怒爆发出来,更抗议“我们自己煮盐,自己吃不起盐。我们自己盖房子,住不起房子。凭什么求皇上大老爷做主。”

双方僵持。

都不妥协。

店铺关门,盐场罢工,好多项正在进行的工程都停了。皇上要明年南巡,准备的几个形象工程,胤祥和胤禵也做主给停了。

巡抚衙门正堂里,江苏巡抚宋大人擦着汗哭诉“这样的待遇,哪个主家愿意雇佣这么多的匠人”

八爷“就是要匠人们有一定的警觉意识,要做好,保证质量。才有优先被雇佣。”

宋大人急得团团转,围着他一弯腰,急得再哭诉“那绣房里需要很多的匠人怎么办主家没有利润,这作坊做不下去,吃亏的不还是匠人”

八爷一掀眼皮,无语地乜他一眼“朝廷研究出来自动纺织机了,为什么不用哦不想投入本钱,还想做大老板赚取高额利润”端起茶盏品一口茶,温和一笑。“从今以后,任何行业,都没有暴利。要做生意,就要投入精力和本钱。要做匠人,就好好地做。”

宋大人真哭了,一摊手“八爷,纺织这方面可以整顿。可是灶户们啊,大清的盐啊,两淮的盐必须保证生产的,万事稳定第一啊。”

“没有两淮的盐,大清的老百姓都不吃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