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闹得,嗓子堵着难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胤祉心里戚戚然,赫舍里皇后难产去世了,如果太子妃嫂嫂再难产去世了,不说老父亲和太子的心情,外人怎么看皇家难道当家主母都中了诅咒不成
胤祺没有想那么多,就觉得太子就是矫情的,上了战场上刀剑擦脸过几次,他就没有这么多破事破心情了。
哥几个陪着太子到天亮,大福晋抱着一个红通通的襁褓出来,给他们看一眼,又快速地抱着进去了。
太子妃思虑过重,孩子在母体里本来就长的不够壮实,又是早产了。身体弱得很,太医说要好生养着,暂时不能经风。
这和五贝勒胤祺当年的早产又不一样,宜妃怀着胤祺的时候用心养着,吃好喝好心情好,身体壮实得很。
但是,好歹是母子平安。
没有要太子决定“保大保小”。
太子神情呆滞地望着产房的方向,眼前还是孩子皱巴巴红通通的红皮老鼠的样子,恍惚地站起来,还没有从惊天大喜中回神,被混账四弟直推着进来产房,看着床上依旧昏迷的太子妃,苍白到透明的面孔,趴在她的床头,突然呜呜地哭着。
太子妃很坚强地熬了过来,在所有人的期盼中,从麻沸散的药力中醒了过来。元气大伤,需要好生养着,后面可能不好再生育了,但她握住太子的手,眼睛看着襁褓里的瘦小的孩子,眼里满满的都是母爱。
太子妃生下嫡孙,康熙大喜过望,前朝后宫齐齐来道喜,皇宫和畅春园都挂满了代表小阿哥出生的小弓箭和大红布,内务府和礼部来询问是否大办洗三和满月礼,康熙只说要孩子贱养着,亲朋好友聚一聚就好。
至于毓庆宫的大阿哥,他在昏迷中醒来了一次,听说太子妃生下一个小阿哥,母子平安,咧着嘴巴对李佳侧妃和弘皙笑了一下,含笑而逝。
那笑容,要李佳侧妃夜里噩梦连连。
要弘皙吓得几夜不敢自己睡,抱着被子去和太子挤被窝。
正院里,太子妃每每在伤口的疼痛中醒来,看着照顾自己的皇贵妃和妯娌们,满心满眼的感激不尽。再看看躺在身边的小婴儿,有一种死里逃生万事皆休,只要两个孩子好的满足和期盼。
太子和弘皙父子两个,有空就来看完太子妃和孩子,面对新出生的小阿哥,三只手握在一起,颇有同命相怜的相依为命之浓情。
太子经过这件事,真的变化很大,还是骄傲不尘的,又好似高高在上的神仙,眼里终于有太子妃这个凡间女子了。
皇贵妃领着几个儿媳妇,照顾太子妃和孩子,冷眼旁观,只有叹息。
太子妃,这是彻底心冷了,这一次生产,面对太子的慌乱针对太子的性子“完美”的应对,是完全理智的算计,不带情绪的。
夫妻情分没有了。但太子是孩子的父亲,孩子需要太子的保护和爱。
只是,这话儿她谁也不能说,几个儿媳妇同样作为大家主母,看出来几分了,她只暗示她们闭紧了嘴巴。
当然,到了皇太后和皇上这样的地位,已经不去在意心意什么的了,算计也好,假意也罢,只要各自将该做的事情做好,母子平安一家和乐,这就很好,假的也是真的。
要说这件事,康熙查的明白,这事儿和李佳侧妃有关系,却也无可奈何。
太子跟着康熙出门巡视,她好不容易等着太子回来了,和太子各种讨好地闹着要管理个宫务,甚至不惜说出来太子妃的陪嫁丫鬟背叛的事情,证明太子妃已经没有精力打理好事务了,却不防被太子妃早有防备,要四大妃一起打理宫务。
李佳侧妃一怒之下,难免在照顾大阿哥吃药的时候,和大阿哥抱怨几句。大阿哥孝顺,愧疚于自己身体不好,要母亲一直操心,自然要给李佳侧妃出了这口气。
太子妃暂时顾不得李佳侧妃的挑衅和使绊子,更不想因为宫务的事情闹得太难看,要人人都看毓庆宫的笑话,只想着去找太子说清楚,弹压弹压李佳侧妃的气焰。谁能想到那,大阿哥会动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动手
李佳侧妃自己都没有想到。
弘皙更吓傻了。
康熙愤怒于太子管不好家事,闹成这样。连带着,对弘皙也有了看法弘皙和太子当年一样,都是大清最完美的学生,聪慧、仪态完美,文武双全。却也和太子一样,认为父母祖父宠着他,看重他,都是应该的,完全体会不到亲大哥作为长子,却因为体弱直接失去继承权的失落嫉妒伤心。
这些日子,可能是因为太子妃有孕,老师们都说弘皙阿哥的功课还是一样好,夸他稳重。但康熙看着弘皙的书法,看得明白其中的不定心,明显被“嫡出弟弟”的出生影响。如此不够稳重,康熙更只有叹息。
太子,康熙已经不想管了。
康熙和皇太后嗑瓜子喝茶说话儿,颇有感慨“皇额涅,儿臣最近想着想着,就想明白了。有些道理啊,不是教导出来的。教导的再好,他不能领悟成自己的,他就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学生。”
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