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来给他们的祖先们上柱香。”
金陵城的老百姓欢呼,又哭又笑的跳起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江南文坛领袖之一著名士人顾炎武先生,在抗清失败后在明孝陵脚下的钟山南边隐居好几年,以表哀思。
松江士人夏完淳从小跟着父亲、老师抗清,被押往南京路过紫金山,说自己得见高皇帝孝陵一死无憾。
大明亡了,明孝陵演变为非常重要的象征符号,无数遗老遗少借此表达对前朝之思。
不管康熙在修订明史的时候有多少其他心思,他依然在这里留下了“治隆唐宋”的石碑和明史中“远迈汉唐”的结论。
这一天,康熙和四阿哥和两万扈从累得人仰马翻,两眼冒金星两腿打颤。
金陵城里哭声此起彼伏,有人大醉,有人高叫呐喊。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哭哭笑笑的,醉醺醺地拎起酒壶灌下去一口酒,疯疯癫癫地笑
“大清啊哈哈哈,大清出来一个康熙,康熙有几个好儿子,老天爷你都安排好了,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可能人间真的有命运气运一说。大清危急之时,康熙一个奶娃娃皇帝成长起来,冒着被打回去东北老家的危险削藩,他还在几乎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打赢了。
他还能弯下腰,亲自来南京,三跪九叩地祭拜洪武大帝。
告诉天下人,改朝换代,大清朝真正地来临了。
康熙在南京待了十天,一直住在曹家。这一天浙江巡抚于成龙来请见,进来书房等了大半天过去了,但见康熙接见大臣,处理朝政,和南京的士绅们交谈,忙得不可开交,他坐在一旁喝茶继续等候,一位老太太柱着拐杖进来,颤颤巍巍地请安行礼。于成龙知道,这必定是皇上的乳母曹老夫人。果然不错。
自从曹老夫人听到消息,说皇上要住在曹家,老太太就没睡过一个安生觉。康熙是她一手奶大的,对于康熙,老太太比亲儿子还疼呢。皇上南巡住到曹家,可把她高兴坏了。可是康熙太忙了她见不到,一着急,便拄了拐杖到书房来了。
康熙和她说了几句话,又开始忙碌。老太太和于成龙坐一块儿喝茶等候,说说话儿倒也不寂寞。来进见奏事的官员,一拨连着一拨,康熙竟一刻分不开身来。曹嬷嬷不是那种不通情理的人,坐在一边看着皇上活忙,也就心满意足了。自鸣钟“铛铛”地响了十五下,康熙抽个空儿,写了一副字,拿起来,吹了一下,走到曹嬷嬷面前“嬷嬷,这是朕特意为你写的福海寿山四个字。你把它挂在房里,见了这字,就如见了朕一样。朕这趟南巡,住到这里,就是想和你多说几次话。可是这一回朕在这儿一住,恐怕要把你们家花个底朝天了。”
曹嬷嬷颤巍巍地起身,就要跪下谢恩,却被康熙拦住了。老太太涕泪纵横地说“谢主子恩典。我们家盼来了主子爷,有了这么大的体面,就是花个倾家荡产,也是心甘情愿的。只怕我们这小门小户的,委屈了主子。”
康熙含笑点头“朕住在这里,排场这么大,花钱这么多,家里可怎么办呢说不定明儿就有人上本弹劾南京织造局亏空了。这样吧”康熙一抬头,肃着脸道“胤禛,你来想办法,把窟窿补上。嬷嬷,这是朕的老四,顽皮得紧却也能办点儿事情,交给他你放心。时辰不早了,朕还要和于成龙说话。嬷嬷,你回去歇着吧。”
老太太听到这里,流着泪谢恩,给四阿哥行礼,拉着四阿哥的手怎么也看不够,又叮嘱了好多生活小事,这才拄着拐杖走了。
四爷傻眼。
难道这是汗阿玛对他抄家曹家的惩罚
什么叫“你来想办法,把窟窿补上”
四爷回头就要找汗阿玛论理。可是康熙已经在和于成龙说话了。
“国家大部分地方休养生息,军饷方面朕来想办法,可是粮食那还是要靠江南。每年要向朝廷多交五百万石粮食,你能办到吗”
于成龙吓得脸一白“皇上明鉴,江南鱼米之乡,但江南百姓们苦于赋税过重,已是怨声载道。三藩平定,小琉球收复,内忧外患,俱已消除,全国各地方减税轻赋,与民休养。圣上下旨让臣加税加赋,臣不敢奉诏。”
四爷正一肚子火气那,当即踢他一脚,训斥道“五年之内,朝廷将在西部用兵,没有几千万石粮食,这个仗怎么去打你只看到江南困难,看不到葛尔丹在西域作乱,沙俄虎视东北广阔西域,生灵涂炭,百姓纷纷向关内逃难,若拖延下去,有朝一日,闹到和前朝一样政令不出嘉峪关,你们这班清官又去哪里去哭”
于成龙傻眼了,四阿哥这话问得突然,也问得很有分量,江南士绅们不交税,闹得现在哭明孝陵,将来哭哪里
于成龙“扑通”跪下,四爷接着骂“汗阿玛交给你,就是因为你是清官,这事情只能你和汤斌两个巡抚来办,你以为为什么派你们来江南换个贪官来借机盘剥百姓,那才是祸国殃民。爱财的因财误,图名的因名误,于成龙啊,你这点都想不透”
于成龙第一次经历四爷的“毒舌”,吓得只管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