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4 / 7)

了,还记得”

四爷伸手捂着脑门,瞅着黑脸的汗阿玛眉眼耷拉“欺负人的当然擅长忘记了。”

噗哈哈哈。康熙,容若、曹寅痛快大笑。容若一边笑一边道“阿哥爷这句话太对了,哈哈哈哈。”

康熙还似真似假地关心他道“胤禛原来是被欺负的记得久了,朕心疼,来,到朕这里给抱一抱,疼一疼你。”

四爷“”

四爷气恼地扑到他的怀里闹着喊着“儿子不是那么好哄的,哼”迎来的是三个大人一起前仰后合的大笑声。

儿子的心神被转移,暂时忘记自己开的那一枪。康熙略略放了心,所有受伤中毒的人都医治好了,康熙更是放了心,修整片刻,在午时的时候,带着大队人马进入古老的金陵城。

全城的百姓,全江南的文人都来迎接。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那辆明黄马车。

康熙公告天下,他要祭祀明孝陵,亲自祭拜朱元璋,经过今天的刺杀,他还会吗

康熙会。

进来金陵的第五天,就在所有江南人要失去希望的时候,半夜里,衙役们清理道路,天还没亮,三声炮响,仪仗队的鼓乐声跟着响了起来。

康熙盛装,坐在一顶明黄的帝王五辂龙舆内,在容若、曹寅、隆科多及其他贝子贝勒亲卫们的簇拥下,威武的前行。

四爷肃着脸,一身十几斤的盛装打扮,坐在一顶十多人所抬的大轿上,四周有侍卫保护和大臣簇拥,沿街缓缓行进。在如此壮观的游行中,切身感受江南人对于天家父子此行的热切渴盼。

群众们你推我挤,叫着,嚷着,人人兴奋着。大家的欢呼不断,吼声震天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四阿哥千岁千岁千干岁”

一路有无数乌泱泱的群众匍匐于地。

四爷听到群众的欢呼,眼里浮现一抹笑儿,浅浅的,淡淡的,却是存在的。以前,大清朝廷对于江南人是鞑子蛮夷政权;现在,是继承明朝大业,定鼎中原的正统政权。

他听着人群的叩拜和欢呼,在轿夫的晃动下,在乐队的吹奏中,渐渐的要打瞌睡了,又有点儿饿了。

摸摸肚子,起来的太早,又因为起来的太早不太饿吃的太少,此刻就觉得饿了。

从南京行馆到明孝陵,二十多里路,这个走法儿要走一个时辰。到了明孝陵,还有六里的神路要步行。四爷闭眼睡一会儿饿的受不住了,临下马车之前,从座位边的柜子里摸出来几块点心抱着啃了,差点儿噎住,忙再拿出来水囊喝了一口水。

漱口净手,清理干净痕迹。

再摸出来怀表看一眼时间,四爷从轿子里探头出来看一眼。

前面是鼓乐队和仪仗队,走在仪仗队后面的是6头大象,背上设置木质莲花座、金蕉盘。每头大象悠悠晃晃,慢慢踏来,叮咚的铜铃声,把长达十里的宏大队伍源源地引入大街。

后面是六名文武大臣,他们一身隆重的大礼服,都在各自的仪仗队簇拥下,昂首而过。

各种大小、行制不同的伞盖、寿扇、祭祀法器各种幢和幡,各种式样的旌、金节、氅和麾,各种八旗的纛和有不同代表的旗帜,钺、星、卧瓜、立瓜、吾杖、御杖、引杖

旗帜飘飘,遮天蔽日。庄严肃穆的祭祀大乐响遍金陵城。大驾卤薄从导盖到红灯等仪仗、法器的排列,各等大臣和侍卫,天子乘的车辂,整个场面逶迤数里,前后不能相望,浩浩荡荡。

近两万人迎着凛冽寒风,行走在这红毯铺就的路面上。

全程十多万的百姓跪在地上,哭着他们的精神信仰,悼念前朝,迎接新朝。

四爷轻轻一叹,都不容易。

轿子停下,坚持带伤也要参加祭祀的苏培盛,恭敬地上前扶着四阿哥下来。

四爷来到康熙的身边,康熙一眼看到他吃了东西的小样儿,暗暗瞪他一眼,牵着他的手,一步一步地走进明孝陵。

一步,在战争之外进一步收拢江南民心,逢场作戏有之。

一步,巩固清朝统治,收复江南士子之心,强调满汉一家亲。

一步,惺惺相惜有之站在同样的帝王角度,康熙发自内心地佩服洪武大帝。

一步,大清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小琉球,对战沙俄,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大清承天命,入主中原

六里的神路,康熙带着儿子一步一步地走完,金陵城里头哭声震天。

“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这是康熙亲笔给洪武皇帝写的祭文。

明孝陵正门有五个门洞,按理皇帝应该走中间,但康熙走旁边甬道,在孝陵的享殿三跪九叩,又于宝城前三奠酒。

一个城的父老百姓数万人在场,痛哭于地。

康熙说“从今日起,明朝所有的皇陵修整,朕派五千人守陵。”

康熙又说“从今日起,重金寻找前朝朱家宗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