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认真点头“太子哥和大哥说的都对。”
四爷瞅着康熙的大黑脸嬉笑“汗阿玛,儿子听说,之前因为沿海战争,不得不禁海的时候,曾经迁移过一次百姓。汗阿玛,姚启圣办事您放心。两广总督吴兴祚也是拎得清的能臣。”
康熙摸着胡子,因为四个儿子的反应,轻轻地叹息“姚启圣当年为了阻止小琉球北上,实施禁海令迁海,乡亲们不答应,骂他数典忘宗,骂他祖先们缺德生了他,他给乡亲们跪下来,还有是愤怒的人去刨了他的祖坟朝里上折子骂他一封一封,人事艰难,真正做点事情,大多要付出代价。对于能干的臣子,你们要会体谅,要注意保护好。要办事,不能操之过急,开海,朕估计,明年这个时候能有结果,已经是很好。”
四爷一把抓住汗阿玛的衣襟“汗阿玛,儿子记住了。那汗阿玛,我们什么时候去南巡”
康熙气得抬脚就踹。
四爷机灵地闪开,不服气“儿子要去南方找人。”
康熙气得瞪眼“朕说要带你去了”四爷气得也瞪眼“儿子有正经事。”太子连忙护着弟弟“汗阿玛,四弟是真的有事情。李光地回家守孝了,临走前收到南方好友的来信,听说扬州有一个很聪明的读书人就喜欢做匠人,推荐给四弟,四弟惦记好几天了。”
“不会去信要扬州知府送人北上”康熙认为胖儿子就是要借机南下,怒道“你小子的那点心思,朕都知道。长江的小鱼儿,江南的美人儿,惯的你。”
四爷也怒“儿子就要去南方吃小鱼儿,看美人儿,儿子也要去扬州找好的匠人。哼儿子去南方就是惯的不是应该的”
康熙“”
“汗阿玛,汗阿玛,四弟还小那。”大阿哥一把抱住老父亲的大腿,暗示四弟“还不快认错儿”
“不认就不认。汗阿玛不带儿子去,儿子自己偷偷跟去。”四爷转身就走。
康熙抖着手,指着他,瞧着他潇洒的小背影,气得一脚一个儿子踹出去,骂道“都护着他,能护着他到什么时候瞧瞧他这脾气他去南方是应该的朕还没去过那”
太子和大阿哥不敢躲,直接挨了一脚,衣服上明晃晃的鞋印子,还只能继续劝着。
太子给老父亲顺着背“汗阿玛,他就这个脾气,一出生就这样。您别生气。”
大阿哥讲道理“汗阿玛,四弟这真不是惯的,这怎么不是应该的儿子们都想跟去南方看看,四弟先说出来。”
康熙龙脸一沉,瞧着三张期待的小面孔,冷冷一笑“他是应该的,你们是惯的。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朕批复的折子都看了吗看懂了吗”
哥仨“”
康熙黑着脸,抬脚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去了。
御书房里,哥仨你看我我看你,九龙灯如豆照耀他们的脸都是菜色的汗阿玛这明摆着,是要留他们在北京“监国”啊。凭什么啊就凭他们比四弟早出生两年
还真是。
康熙和太皇太后的心里,太子是储君,大阿哥是武将,三阿哥是文臣。四阿哥跟着哥哥们玩儿吧,将来做一个贤王,咳咳,“闲王”,正好。
明年去南巡的事情定下来,大清进入康熙十三年。春节里祭祖、宴会等等忙乎着,到了正月元宵节结束的时候,康熙和太子都累得病倒。
四爷赶紧收心,大哥和三哥尽可能地负责一些政务,他照顾老父亲,照顾太子。皇贵妃还没出月子,但能下地走路了,他天天去请安,看看八妹妹。去无逸斋上课练箭,看看他的苗儿,五天下来,四爷每天这么一圈忙着,人瘦了一圈,倒也没喊累。
灯光下,康熙迷糊中一觉醒来,瞅着四阿哥趴在床前睡着了,赶紧地要梁九功抱着他到小榻上睡。
起身去更衣间,回来用了一碗药汁,感觉身上松快一些了,风寒好的差不多了,再瞧着胖儿子都瘦得看出来脸型了,心疼得慌,小声和梁九功说“天天要他减减肉肉,这瘦一点儿,朕倒是第一个心疼。”
梁九功点头哈腰“主子爷,您是最心疼四阿哥的人。”
康熙笑笑。
小四胖机灵着,老父亲的心里挂着万里江山、一家老小、太子,他也不求。
康熙问“你说,世界上真有,交付身家性命的皇家兄弟”
梁九功信心满满“有。奴才看几个皇子阿哥都是。”
康熙将他的十个儿子放在心里品一品,能要小四胖认可的,还能和小四胖交付性命的,目前的十个阿哥,瞅着,都不大是。小四胖喊着要更多的弟弟,也是心里头门儿清。
皇家的人,真真假假的感情,孰能说得清目前这样,康熙已经很是满足了。躺到床上眯一会儿眼,发现天蒙蒙亮了,更衣洗漱,想起来一个事儿,派小太监去承乾宫通知,今晚上过去一起用晚食。
康熙起来去上早朝,大臣们都惊喜连连,天老爷啊,大阿哥和三阿哥一起,两个都不耐烦处理政务堪比三个臭皮匠,简直扒了他们一层皮。
康熙笑着摇头,早朝结束去慈宁宫一趟,要长辈们安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