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儿这夜里吃过饭后和王守俭他们玩一会,心里还是不太得劲。
他独自跑出去爬上自己的树上摇摇床晃悠一会,瞧着满星斗慢慢爬上夜空,一下子找到写业的新灵感。
文哥儿回到屋,跑到灯下铺好纸,提笔写起来。
好书当配好目录
下苦无页码久矣
目录倒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像人家司马光向朝廷献上资治通鉴,就特意给写个资治通鉴目录。
当时司马光按照年表列出历年大事摘要及发人深省的好词好句,并且标明这分内容出现在正文哪一卷。
要不然这么一套三百多万字的书,谁看得动啊
司马光这一暖心举动让皇帝非常满意,不仅亲自把这本书赐名为资治通鉴,还邀司马光回来当宰相。
文哥儿奋笔疾书,强烈批评老丘这人写书不够贴心,要他费老鼻子劲找到对应内容,比他的偶像司马光差远,怪不得没当上宰相。
古人都说要见贤思齐,老丘这人的不行
文哥儿再次强调自己的心思想写书怎么能没有目录和页码这个必须有看用那什么方国传过来的数字写页码就不错,小小几笔特别省纸
最后文哥儿又愤愤地表示自己好不容易找到,老丘还不肯听他劝整理出来给人看。是不听小文言吃亏在眼前,世上有多少像他王小文这样愿意看他书的人呢
文哥儿有这么多心里话要说,一篇批判老丘的文章那是咻咻咻地就写出来。
第二日一早,文哥儿就把自己新写的巨连着写的大字揣去翰林院给李东阳他们看,争取让更多人和自己一起批判老丘写书不写摘要的可耻行为。
为这事儿,他可是把自己手都写疼,牺牲特别巨大
李东阳得知文哥儿突然写篇新文章,很是好奇地接过去一看,登时乐。
丘濬那本大学衍义补他们都有所耳闻,只是大家都没怎么看罢。听文哥儿这么直白地写出来,还怪不好意思的。
可是,一百多万字的很难让人好好看
李东阳把文哥儿的文章仔仔细细读完,只觉自己也不知该怎么改。
他只给文哥儿勾出几个骂老丘骂得太畅快蹦出来的语病,就跟文哥儿讨论起文章里的内容来“你说的这个方国的数字是怎么回事”
文哥儿也是最近和王文素探讨一堆数学问题,知晓阿拉伯数字已经传过来。
明朝阿拉伯那个地方就是传说的“方”。
方国甚至还给大明进贡过,双方贸易关系很不错
只是老祖宗们自有一套方便好用且大家都用习惯的数学语言,所以大家都对方人传过来的这玩意爱答不理。
文哥儿从王文素那知道明朝已经有阿拉伯数字,近来已经在和王文素探讨简化数学符号的可行性。
王文素还在适应。
现在李东阳问起这事儿,文哥儿为一个学过记得小学数学的博学小孩,立刻义不容辞地给李东阳讲解小学数学入门。
区区0到10什么的,一听就会
李东阳没想到文哥儿东搞搞西搞搞,都搞到番人数字去。
还别说,要是像丘濬那本厚到令人望而生畏的书,林林总总算下来有个几千上万页,标个页码确实方便许多。
当然,这仅限于手抄本。
要是换印刷本,那要考虑的东西就多。
眼下印书用的是雕版印刷,书版雕好后就可以反复使用,要是刻上页码的话,往后重印时想在间增减点内容就得毁版重雕,很可能会浪费大量的人时间。
李东阳把实际操过程的问题和文哥儿讲讲。
文哥儿觉得问题不大,说出自己的想法“大不增减的那几页不添页码就是。”
李东阳一听,觉得也挺有道理。
师徒俩正讨论着,旁边不知听多久的王鏊忽地开口讨要文哥儿的文章“也给看看。”
李东阳很大方地把文哥儿的新给出去。
很快地,整个宪宗实录编纂工组的员都传阅文哥儿这篇新文章。
也都知道他是怎么痛骂“这个老丘不太行”的。
文哥儿
他只是把功课拿给文老师看,怎么突然变全办公室传阅
吴宽为一个藏书爱好者,对文哥儿这个提议颇感兴趣。要知道他闲暇时会把特别喜爱的书抄一遍,比如山海经什么的他家都有自己抄写的抄本。
想想为这些抄本添上带页码的目录也是件颇有趣的事。
无异于对整本书进行梳理和重构。
吴宽夸道“想法很不错,就是这字写得不甚用心。”
比起文哥儿每精挑细选挑上来的练字果,这文章写得很不拘一格,显然是他文思泉涌之下一口气写出来的,有些字不认点看都认不太清楚。
为文哥儿的书画老师,吴宽觉得自己还是得针对这方面点评两句。
文哥儿“”
他练字没几个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