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误判(2 / 4)

浪潮中被抹去了痕迹。

而这些圣王,活跃的时代,距离如今,已至少数百万年

那是少康之前,禹皇之后的古老时代。

这位祖师,却是哪位

仙种神裔们思虑着,纷纷叩首而拜。

向这位疑似的圣王致敬,也向这位古老的祖师膜拜。

道心之中,无比欢喜。

对于祖师的身份、跟脚,更是坚信不疑。

人人心中都确定眼前这位祖师,当时鸿蒙人物,天地始分之时就已经悟道的古老大能。

又曾在漫漫的古老岁月中,转世人族,建功立业。

积攒下了无尽功德,拥有了数之不尽的教化道德

如今,这等人物既肯出山,教化自己等人。

那真真是自己气运昌盛,祖宗庇佑啊

“阳朱祖师”每个人都发自内心的恳求着“弟子等恭请祖师传道”

广成子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拂尘再扬,收起那祭炼好的帝王分身。

这分身可是他的底牌。

若无必要,决不能随意挥霍。

“慈悲慈悲”广成子神色肃穆,道“今日,贫道便与尔等讲讲贫道之道”

“而贫道之道,首在贵己”

此话一出,顿时整个蓟城之中,芬芳满城。

刹那之间,城内城外的树木,便尽数开花。

无数蜜蜂飞来,数不清的蝴蝶起舞。

更有赤雁一只只,排成队,从天际翱翔而来,落到了法坛左右。

也有那白鹤轻鸣,从九天上落下,落到了法坛之旁。

广成子所坐的法坛下,更是有着灵芝,从那法坛下破土而出。

一时间,祥瑞种种,香气弥漫。

就连阳光,也变得柔和、多彩。

仙种神裔见此,无不狂喜不已,庆幸非常

“果真是上古圣王”

“真乃鸿蒙人物”

便是广成子也吓了一跳,这种事情在过去,他只在少康、杼皇讲道时见过。

“难道,吾真有天命”

广成子想起了前不久,人教圣人特意请他登天为嘉宾,观礼炼丹。

于是,意气风发,心潮澎湃,只觉神魂清爽,念头通达。

从前种种迷思,今日豁然开朗。

曾经没有厘清的迷雾,更是一扫而光。

“善哉善哉”广成子大喜“贫道,果有天命”

过去,天意逼迫下,他无奈做出的那种种选择。

现在似乎也有了解释。

天意如此

难怪了

便连那玉虚宫,也不能对吾出手

原来,乃是贫道背负天命啊

于是,广成子再无顾忌,将他所想的种种道理,一一阐述而出。

讲那贵己之道,说那本我之理。

一时,舌灿莲花,口吐芬芳,天花乱坠,祥瑞并起,仙音渺渺。

直听得在坐的仙种神裔们如痴如醉,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不仅仅是广成子讲的好。

更是因为广成子所讲,切中了这些仙种神裔的道心。

须知,这些仙种神裔,都是些什么人

除了少部分乃是燕国本土,世仙世神的古老家族之后外。

大部分,都是那晋国、齐国、宋国等中原大国,逃难而来的仙种神裔。

且大部分都是嫡子嫡孙。

这些人最害怕的就是,为因果追朔,受孽障清算。

忐忑不已,日夜难宁。

而广成子所讲的贵己之道,是最适合他们的。

贵己贵己,吾乃第一。

损一毫以利天地,不为也

当然了,相对应的,也不可以损天地而利己。

于是,不取不损,不伤不毁。

自然因果没有,孽障也没有了。

只是,大多数人在听道的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直接忽略了广成子所讲的不损天地、不害众生。

而是直接将广成子所讲之道,理解成了只要我念头通达了,那么因果就可以当成不存在。

或者说,只要我修为上的够快,那么因果孽障就追不上我

譬如,元婴时留下的因果,我若迅速飞升成地仙。

自然,区区元婴因果,随手可平。

这却也怪不得这些仙种神裔。

实在是,他们本就是这样的人。

玉虚宫中。

元始圣人身后的盘古幡摇动着。

圣人眸子闪动着。

因果牵引之下,人间种种,映入眼帘。

有波罗树下,燃灯道人讲经的身影。

也有那燕国蓟城,广成子讲道的影子。

更有着被三宝玉如意庇护之下的新郑城外,那参天的槐树之下,正在教导百姓仁义的公子侨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