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误判(1 / 4)

燕国、蓟城。

广成子端坐于蒲团上,番天印在头顶滴熘熘的旋转着。

在他身前,数千燕国的仙种神裔,都在临襟正坐,认真的听着,这位祖师的。

而广成子所讲之法,也确实是精妙无比。

随着,更有着天花乱坠、祥光重重,乃至祥瑞来吉的种种景象。

这让燕国的仙种神裔们,听得更是痴迷。

只觉过去种种迷惑,今日豁然开朗,从前种种困顿,如今已不复存在。

于是,这一场,虽然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但,所有人都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直到,众人听到一声脆响。

祖师头顶罩着的宝物,稳稳的砸在地上。

“此番,到此为止”广成子悠悠而道。

众人闻之,脸上露出不舍的神色,纷纷恳求起来“祖师慈悲祖师慈悲再讲一点罢再讲一点罢”

这位祖师,来历古老,神通广大。

自来燕国之后,护佑一方,庇护一地。

使燕国免受凶孽肆虐,灾异袭扰之苦。

在如今中原,已是一片狼藉,礼崩乐坏,妖邪横行、凶孽放肆的当下。

燕国这北方之土,俨然一派世外乐园。

甚至,依旧维持了礼乐秩序,纲常礼法。

在燕国的仙种神裔们心中,这位祖师,堪比再生父母

可惜,祖师虽然也开坛,可每次都不过一月。

且常常都要间隔数年之久。

这就让仙种神裔们,道心如猫抓了一般。

广成子眼见着众人模样,手中拂尘轻轻一挥,稽首唱诺道“凡有,皆是缘法”

“缘起则讲,缘灭则止”

“尔等当知,此中之事,不可强求之理”

众人听着失落不已。

但有聪明人,却听出了广成子话外之意,当下磕头拜道“祖师在上,弟子等岂敢强求”

“然,今日只是之缘已尽也”

说着,此人便抬起头,看向广成子,孺慕的说道“弟子闻一缘尽则有一缘生”

“愿请祖师大发慈悲之心,与弟子等讲一讲祖师大道”

说完,他就冬冬冬的开始磕头。

其他仙种神裔,也醒悟过来,纷纷对着广成子磕头不已“愿请祖师大发慈悲之心,与弟子讲一讲祖师大道”

广成子听着,道心之中,无数念头亢奋起来。

这正是他在等待的事情。

也是他想要求的结果。

更是他在这燕国布局这许多年的目的。

身为昔年的夏后氏帝师,圣王盘庚座前三公之一,阐教首席大弟子,封神大劫开路先锋。

广成子虽然身陷劫中,为因果孽障所迷,再无法看清前方,也再无法推算因果大势。

但他的眼光和经验,依旧是有的。

故而,广成子深知,大劫之中,最忌主动。

越主动,因果越大,越难以收场

所以,在燕国这些年,广成子隐姓埋名,只是定期,定期的接见那些仙种神裔们。

从不主动坦露他的身份,也从不主动提出什么要求、目的。

只是一步步的引导着,燕国的仙种神裔们,走向他想要的方向。

而今局面,正和他心意。

虽是道心欢喜,但广成子却还是特意的迟疑了一分。

待得台下众人再三恳求,这才假做不得已,将那拂尘一挥,叹道“罢了罢了”

“贫道今日便与尔等,讲一讲,贫道之道罢”

说着,广成子便暗暗捏动法诀,以神通道法,施展他从西方偷师而来的种种妙数。

顿时,法坛周围,种种异香便扑鼻而来,重重金光,在法坛上绽放,更有着那朵朵天花,当空而落。

广成子稽首而叹,肃穆庄严,神圣慈悲的开口说道“贫道道号阳朱,自鸿蒙初分,天地始生之时,便已悟道”

说着,广成子伸手一抓,那番天印便滴熘熘的落到他手中,并绽放出无穷毫光。

同时,广成子身后,那被他祭炼而成的身外化身,也从其背后隐现,化作一尊头戴十二琉冠,身穿衮服龙袍的帝君。

这帝君威严不凡,神圣非常,古老无比。

功德从其袍服下滚动,道德光辉萦绕在其脚下。

王威浩浩

仙种神裔们只看了一眼,便两股战战,神魂之中,生出无边敬畏之感,纷纷在心中想着“这位祖师,难道在无尽古老的过去岁月之中,曾转世人间,成为某位圣帝、圣王之子甚至可能就是某位遗失在古老岁月之中的圣王”

在古老的传说中,曾有无比古老的人物,借着至宝、功德,转世人族,为人族先王,为人族立下无尽功德,故而被万民尊为圣王,受到无尽拥戴和崇拜

只是,这些圣王大都在时间长河中遗失了名讳,在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