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巨人肩上(1 / 3)

国潮1980 镶黄旗 5294 字 2022-06-02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这句话,对目前的马克西姆后厨中所有厨师都适用。

其实无论中外,大家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国人看到的是新鲜有趣的西洋景,而外国人看到的是壮观的清明上河图罢了。

所以尽管表面上看,这次小查和戴红的厨艺考核,只是发生在马克西姆后厨微不足道的一次内部考较。

只不过是中餐和西餐烹饪技巧的初步交流, 是一次西餐中作的简单探索而已。

但后续影响却实在的重大。

哪怕是身在其中的所有亲身参与者,都未曾想到过。

这件事,不但把马克西姆后厨的一切都改变了。

甚至在全球饮食业发展史上都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堪称中餐西餐现代融合菜的起始。

别的不说,在此之后,马克西姆后厨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外厨师之间的感情明显增厚。

在见识过坛宫厨师们的精湛厨艺之后, 马克西姆的三个法国主厨已经不在有高高在上的傲慢, 而是把坛宫五个人视为了可以在技艺上平等交流的同行。

为此, 他们工作中的强势和颐指气使都减少了许多,相应增加的是耐心和宽容。

对于指点坛宫五个人更好更快的掌握法餐烹饪技巧,也开始当成一件很认真,很有责任感的事儿在做。

很快,杨峰就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油锅碳烤组,开始专注地学习他渴望的西餐烧烤之法。

经常会获得行政总厨“白毛儿”的亲自指点。

而许春燕也得到了“拉清单”的看重,被调入了西饼房。

开始在其指导下,专研西式糕点的制作和面包的烘烤技术。

就连那些马克西姆后厨原有的厨师们,都开始感到他们过去如同地狱一样的工作环境,在逐步发生微妙的变化。

是的,工作强度虽然还是很大,每次开餐仍旧需要争分夺秒的枪时间。

但由于仨法国主厨已经不再是不苟言笑的死人样儿,偶尔还能在工作中开个玩笑,后厨的工作气氛明显变的轻松和快乐起来。

尤其那些第一批去法国参加过突击培训的老员工, 都觉得他们当初在法国巴黎见到的三位很风趣的主厨,似乎又回来了。

私下里,法国主厨们对于坛宫的五个厨师表达的善意更多。

哪个法国人赶上自己休息日, 几乎都会邀请同一天休息的坛宫厨师去家里吃饭。

这往往会变成一次不那么正式, 但很有效果的中西厨艺交流机会。

坛宫的厨师会因此对西餐审美理解的更充分。

而法国厨师也会从坛宫厨师提出的问题和不同的见解中,触碰到更多的烹饪灵感。

与此同时,中西方不同生活方式的接触和交流也有利于隔阂的消除,会让彼此变得更容易互相理解。

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杨峰开始认真学法语了。

他对于厨房常用语的掌握,就和他的厨艺一样进步神速。

而“乐个屁”也对汉语产生了兴趣,初步掌握了一些日常问候的普通话。

然后这小子就跟一只爱学舌的鹩哥儿似的,天天在厨房“你好”,“哥们儿”,“吃了吗”的瞎咋呼。

国人都讲究礼尚往来,更知道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的道理。

很快,坛宫五个人便决定,也要分次回请三个法国老去坛宫饭庄,尝尝正经的中餐。

幸好法国老没有对燕鲍翅参的喜好,多亏坛宫也有内部发放的消费券。

他们五个人偶尔做做东还是可以负担的起的。

没想到,这样的回请更让法国人震惊。

因为尽管坛宫的厨师们请他们吃饭, 点的不外乎是一些普通菜肴和面点小吃, 最贵的菜也就来只烤鸭,或者一个烧鹿尾就到头了。

在坛宫算不得什么真正的名贵大菜。

但坛宫饭庄地道讲究的口味和丰富多变的烹饪手法, 还是让法国厨师们都受到的了极大的震撼。

就像坛宫五人初次来到马克西姆餐厅入职,被那里的五色斑斓的彩色玻璃晃花了眼一样。

这三个法国厨师也为纯正的宫廷菜肴和皇家御膳的气派而倾倒。

在这里,他们不但真切体会到东方古都的文化气度,也似乎重新认识了美食,好像看到了烹调天堂的大门冲着他们开启了似的。

哪怕两只脚还站在门外,还只能大概往门里张望一下。

他们就已经感觉到了里面有无数珍宝闪烁着光芒,对他们诱惑至深。

于是坛宫饭庄从此又多了三个每周必来一次的外国食客。

杨峰的烤五花肉和许春燕的桃子慕斯也成为主厨推荐菜,上了马克西姆餐厅的推荐菜单。

此外,三个法国主厨,还和小查和戴红一起,对萝卜汤、糖花篮、植物鸡蛋做出了更合适的改进和应用,最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