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烽火不熄长安,长安。(5 / 5)

面发生了什么还是的,陈王刘宠了,说是剿匪战,但是底下人都说那家伙其实是造反失败自尽身亡,这么觉得。

陈王刘宠以前就想当皇帝,只是被压下去了,现在外面兵荒马乱,陈国又有兵马,剿匪的可能性比造反小多了,就是顾忌皇室颜面不好说出来而已。

袁氏兄弟果然都是好样的。

不过王允似乎不喜欢们,每次提到汝南袁氏鼻都要歪了,这回不又是什么事情,小皇帝有些出神,合上手边的竹简,安安静静的听王司徒千篇一律的说。

王允按照惯例先来上半个时辰的痛心疾首臣不容易,表了忠心之后擦擦眼角不存在的眼泪,叹了口劝,“陛下,今收成不好,朝廷没有多余粮,不能赈济百姓了,不然臣们吃不上饭,岂不是滑下之稽。”

刘协眨了眨眼睛,迟疑片刻问,“朕记得不久前冀州才送来一批粮食,又没有了吗”

“陛下,那已经是去岁的事情,关中人口何其之多,区区千石粮食如何够用”王允想起来那些从郿坞弄走的粮食就心疼,袁家小不做人,如果当初不动郿坞,朝廷哪儿能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

现在可好,拿了朝廷的东西来这里卖好,怎么有脸让陛下一次次口要粮

小皇帝抿了抿唇,看到王司徒又始痛心疾首,果断闭嘴不说话。

刚才想说的是,就算那些粮食是去岁送来的,是临近关的时候了,如今还未曾入秋,满打满算才不过半,半的时间很久吗

不过看王司徒的表情,还是不说比较好。

王允阴阳怪的讽刺了句,深吸一口继续说正事,“陛下,今岁收成不好,朝廷已经免了百姓赋税,府库消耗甚巨,若仓放粮,就发不出俸禄了。”

刘协张了张嘴,许久才又发出声音,“不仓放粮,关中百姓可活得下去”

“百姓皆是如此,只有陛下仁善,接连三仓放粮,此前没有朝廷赈济,关中没传出过饿人的消息。”王允义正言辞的回,“陛下放心,即便没有朝廷赈济不会出问题。”

刘协定定的看了一会儿,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听司徒的吧。”

王允拱手应是,目的已经达成,没有在宫里多待,又说了句话便匆匆离去,粮仓没有粮食是事,今的俸禄能发,明赋税收上来之前,那段日怎么过

董卓当迁了不少豪族富户来关中,如今朝廷遇到困难,们总要出点银钱,不然官员发不起俸禄,军中没有粮饷,受苦受难的还是们。

刘协默默的看着王允离去的背影,没了看书的心情,慢慢吞吞站起来愣了一会儿,然后召来外间候着的小黄门,“让卫侍郎过来。”

卫侍郎,才来皇宫任职不久的黄门侍郎卫固卫仲坚,河东卫氏弟,奉族长卫觊之名,只身前往皇帝身边听候差遣。

小黄门是宦官,黄门侍郎是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者名称相似,干的活儿差不多,但是绝对绝对绝对不能弄混。

把小黄门当成黄门侍郎,小黄门没意见,把黄门侍郎叫成小黄门,黄门侍郎能拔刀拼命。

河东卫氏这一代人丁不丰,卫觊亲弟卫宁卫仲英早逝,挑了卫固来长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身材魁梧且能打。

长安凶险,卫氏弟经不起折损,族中难得出了仲坚这么个勇武之人,派其人去不放心,此行非仲坚莫属。

身体强壮能打能跑才好,万一真出了乱来不及往外传信,还能亲自背上皇帝往外跑,换上其族人,只怕自己都跑不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