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皇宫,御书房。
除李世民外,还有刘文静、杜如晦、窦威、长孙无忌等人。李世民沉声询问道:“无忌,王硅战死的消息确认了吗?”
“已经确认了陛下。”长孙无忌回答道,自从李世民安插侯君集成为百骑司副统领后,长孙无忌一面快速的将百骑司的内外各种事情交于侯君集,逐渐开始减少对百骑司的掌控。
另一方面,他也有意识的在核心内部淡化自己的存在感。
只要是李世民不询问,他如今已经很少会主动开口。
他知道,这是李世民需要看到的。如果他想活的更好,也必须这样做。
他将会逐渐的边缘化,如果他不主动这样做,等待的便是李世民的反感,主动对他动手。
哼!
忽有冷哼声传来,只见座位排序还在李文静前面的一个中年男人面色阴冷道:"
残暴不仁,狂妄!便是昏君杨广都不敢如此对待27五姓七望!"
“此贼不除,天下将不得安宁,中原天下的礼法将荡然无存!乱纲常,天理不容!李智云此贼必遭天谴!"
此人十分的激动,脸色铁青,说话之际,不顾君前礼仪,擦着拳头挥舞。
刘文静悄悄看了眼李世民,有看了眼说话之人。
他很清楚,李世民故意当着此人的面谈及太原王氏,目的已经达到了。
此人是博陵崔氏。
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因是外戚,主动避讳,很少参与朝政。
在李世民与士族达成紧密联系后,博陵崔氏以及太原王氏、赵郡李氏便成为朝中五姓七望的代表。
崔仁师与刘文静一样,都是李朝中宰相。
李世民就是要让崔仁师看一看蜀汉那位靠山王是如何对待堂堂五姓七望。
让崔仁师所代表的五姓七望,以及整个士族阶层明白,唯有与他紧密合作,紧密支持他,才是士族的选择。
崔仁师拱手道:“请陛下为我五姓七望主持公道!”
李世民闻之,面色郑重承诺:“崔爱卿放心,待剪除我们在北方的后方隐患后,朕一定挥兵向南,有诸位爱卿的帮忙,朕相信,一定能打到南方的!”
“臣代表五姓七望十家之人承诺,一定全力支持陛下!“崔仁师立即严肃保证道。
崔仁师知道李世民想要什么。
也知道唯有现在支持李世民,才可挡住蜀汉那只凶残的恶狼。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的达到,他很快转移话题询问道:”无忌再给大家说说近些时日,蜀汉方面的动向吧。”
“赌!”
长孙无忌应嗜后,介绍道:“蜀汉王妃杨如意、侧妃萧月仙为李智云诞下两个世子,蜀汉人心更加安稳。”
“李智云回到蜀汉后,开启大议,大议内容暂且还不知道,不过元日后,蜀汉官仓中大批粮秣开始向关中运送。
“暗中与我们合作的士族统计,几乎有七成储备粮被运往关中。”
“同时窦建德有消息传来,近一个月以来,运往窦夏处的粮食、战略物资都开始严重缩水。”
言及此,长孙无忌停下。
窦威冷笑道:“好!此番虽然失去了关中、并州,可是我们的意图已经达到了上百万的流民,足够拖累李智云一年时间了,甚至更久!”
放弃关中,这对于整个关中士族来说,比割肉还要他们感到疼痛。
如今他们是客居洛阳。
他们只剩下掌握的商业利益,最可维护他们地位的土地失去太多了。
虽然在决定撤离关中的时候。
窦威等关中士族趁着中原战后恢复,大肆圈占土地,可哪里能够更他们在关中发展上百年的积累相比。
杜如晦看着窦威激动的神色,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其实他们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
当初的目的是朝廷与蜀汉死战关中。
拼尽全力与蜀汉在关中打一场,胜则保住关中,败则将关中彻底打烂打残。
可一切都被李靖的十二万步骑混同闪击战给破坏了。
洛阳政变后。
朝廷还在稳定局势,关中士族在备战之际。
李靖十二万大军突然冲入关中。
咸阳以西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便被平推打散。
若非咸阳的坚守和抵抗。
恐怕后面的二十几家士族也未必能够保住有足够时间将分散训练的佃农兵集中起来。
局势的发展,让李世民入关作战变成以劫掠为主。
李秀宁投向蜀汉,放开长安后,局势又一次发生变化。
至此战争局势开始被李智云牵着鼻子走。
关中士族准备用对付薛举的相同办法对付李智云之计彻底失败了。
窦威不过在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