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答应李世民就是一个局?(3更求全订)(1 / 2)

年终大议一直进行了两天半。

直到元日下午才结束。

在大议结束后。

李智云单独将七~位阁臣留下。如今兵部尚书任处于-空缺中。

御书房。

李智云看着-兵部两位阁臣。

正元帅李靖。副元帅尧君素。

“如今我们除了要安抚新据之地外,便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夺取中原了。“李智云深沉开口说道:“新据之地如何安抚,我们经过凉陇、江南的不断总结,已经有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成熟方案,所需要的之事时间,本王倒不是特别担心。

“本王更在意如何才能夺取整个中原,兴兵讨逆如何能够取得成功。

“失去了关中、并州的叛军势力,向西北封锁井降关、潼关,在这个方向上我们难有太大作为。

“只能从最艰难的南方进行北伐了,这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也是最后一次考验言及最后,李智云的语气中,隐隐有激荡情绪。

房玄龄等人亦不由被感染,胸中激荡。

不错,只若北伐顺利,平定天下便指日可待了!

“对于如何北伐,你们胸中是否有计较?“李智云问计于众人。

没有人立即回话,不由微微皱着眉头,面露沉思之色。

“王爷,末将以为可分三路北伐。“李靖率先开口,其苦笑言道:“当初末将前往江都,曾想见先帝,说服先帝收拾精神,整肃天下,奈何没有机会。”

“当初臣便想过如何从南北伐。”

李智云不由莞尔一笑,李靖当初去江都之事,他亦知晓。

他到不计较李靖早先时候的选择。

彼时又有几个人会觉得他李智云能够成一番大事呢?

一无根基之地,二无人追随。

李智云好奇询问道:“药师快说说,你当初准备如何劝说陛下。”

“嗒!”

李靖应嗜后,起身走到御书房一侧摆放的江南中原地图。

众人全都随着他的身影,看向地图。

李靖伸手指了指南阳,说道:“其中一路从南阳出发,现在我们这一路,比先帝

当时还占据优势。"

“从南阳进攻河南,可以令在相州坚持的窦夏所部进行配合,有窦夏所部牵制河南叛军,我军出南阳便会更加容易轻松一些。”

“另一路,臣建议以水军为主力,从江都出发,沿大运河进入永济渠,进入河南之地,一样可以牵制河南之兵。”

“第三路,臣建议以骑兵为主,从江淮出发,江淮地形虽然骑兵行进困难,可我军不在江淮作战,以最快的速度,渡过黄河,进入黄淮,配合步兵攻击蚌埠,加之黄淮还有王君廓此人所部或许可以利用,若能拿下蚌埠,黄淮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言及此,李靖停下来,看向众人。

御书房陷入安静中。

李智云慢慢转动着扳指,沉凝思索李请的战略是否可行。

于沉默中,某刻他开口询问道:“你们觉得药师此计是否可行?”

“臣赞同元帅之计。“萧铣率先开口。

房玄龄微微点头,同意道:“元帅这个战略是目前为止,于我方而言最好的战略“王爷,臣闻你答应李世民,在其进攻高句丽时,我方息兵止戈,王爷是真的要息兵止戈,还是在误导李世民?”岁文本试探问道。

在他看来,什么兄弟阅于墙而御外辱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争夺天下,何必计较那么多,胜者为王败者寇。

只要能胜利,就算与高句丽联合又如何,夺取天下后,再灭高句丽,世人只会记得丰功伟绩,那些争夺天下过程中的些许阴暗手段。

也会被世人称颂。

这就是胜利者的荣耀!

春秋战国周礼崩坏后,孙子兵法出来后,战争为了胜利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诸人全都看向李智云。

……求鲜花0……

显然这个问题令他们所有人都颇为费解。唯独房玄龄唇角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玄龄似有不同意见?”李智云看着房玄龄,莞尔笑问道。

房玄龄拱手躬身,恭敬道:“臣也是在回转成都的路上,才想通王爷答应李世民在其攻高句丽时息兵止戈的高明用意。

"你来说说,本王有何用意及目的。“李智云笑问。

“喘!“房玄龄应喘后,转向岁文本等人,解释道:“岁兄,王爷此举十分高明,诸位有没有想过。”

“李唐攻高句丽需要北调多少兵力?"

“不管他最终的胜败结局如何,他北调的军队一定会出现损失,连翻的征战,也

会让士兵十分的疲惫厌战。”

已经不用房玄龄说下去,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高明,王爷此举着实高明!”褚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