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权利交替,‘进京’赶考,没得选择(2更求全订)(1 / 2)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两位王妃顺产,是两位世子!”

天色将黑之际。

两边宫内分别传出消息。

站在外面等候的李智云、萧后、万氏、长孙无垢脸上顿时露出轻松笑容。

靠山王又得世子。

虽然没有长子李承乾降生时引起那么大的动静。

可他治下的百姓却彻底的放心了。

毕竟这年节,天折率是十分高的,就是普通的庶民百姓都清楚。

不过百姓高兴之余。

李智云治下不知有多少选择暂时蛰伏的士族之家捶胸顿足,恨不能施巫盅之术诅咒。

年关将近,房玄龄、岑文本、萧铣、魏征、房彦谦、李靖、尧君素、罗士信、万宣道等蜀汉集团文武干臣纷纷返回成都。

元日前三日,年终大议终于开始。

勤政殿。

李智云坐于王位,下首文武泾洞分明分列两边。

君臣礼毕,群臣送上对刚出生世子李恪、李贞送上祝福。

“本王代两位幼子谢过诸位臣工的祝福。“李智云泛着笑意说道。

诸人都可看得出,其王十分的高兴。

略作停顿,李智云结束此等拉近君臣关系的寒暄,神色渐变郑重,言道:“今年一年中,我们取得的战果可说斐然,拿下了江南全境,更出乎意料的拿下关中、并州。”

关中、并州整个大西北方向,在去年大议时,根本没有想到过能够拿下。

“有此斐然成就,全赖诸位臣工勤力同心,三日后元日佳节,本王在王宫设宴,诸位臣工及家誉,共庆佳节!”

“臣等谢王爷隆恩!“房玄龄等人纷纷拱手633谢道。

李智云摆手道:“此难抵诸位功勋,待兴兵讨逆成功,营救父兄后,本王定当请父皇亲自册封,以嘉诸位功勋!”

整个蜀汉内部,到目前为止,李智云并没有大肆封赏。

首先他现在的身份还不具备封赏的资格。

随意封赏,就是对自己所做之事的一种质疑。

朝中众人面露激动之色。

所有人都明白,兴兵讨逆成功之际,王位上这位王爷就会登基称帝了。

什么请示李渊,这不过是未避免于人口实的借口罢了。

李智云观众人神色,心中不由感叹一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没有人能对封侯拜相嗤之以鼻的。

“臣等定竭尽全力,为王爷效死命,助王爷兴兵讨逆!“众人齐声高呼。

李智云点了点头,询问道:“今日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年终总结大议,在此之前,诸位臣工可有事启奏?

“臣有事奏!“房彦谦横跨一部来于殿中,大声道:“臣请辞礼部尚书职,臣想要有更多时间,专注于社稷学宫,请王爷恩准!“

李智云眼神余光看了眼房玄龄。

方氏父子同为阁臣,当初本就是一种无奈之举。

既有安抚安抚被分责权的房玄龄之意,又因他实在无人可用。

现在则不同了。

魏征投效、萧铣转入文臣,都需要职位来安排。

其实李智云更属意让萧铣担任礼部尚书职。

这个职位算是彻底的与兵事脱节了。

“房爱卿更喜研究经义、喜于在社稷学宫教授弟子,与各家名师论道,本王是知道的,不过担任礼部尚书也并不耽误爱卿管理社稷学宫,本王不准。“虽有意收回,可必要挽留还是必须的。

否则会给人一种刻薄寡恩的形象。

这是最基本的上位者手段。

“王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臣分身乏术,不能因贪念权位,而耽误王爷大事,请王爷恩准!”

“这…”李智云做出一副为难模样,苦笑道:“爱卿这是在难为本王,你走了,何人为本王担负起礼部的重任呢,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团体最缺乏的就是人才

“臣举荐萧大人担任礼部尚书。“房彦谦铿锵言道:“萧大人出身西梁皇族,比臣更懂礼仪之数!”

“臣也认为萧大人更合适礼部尚书职。“房玄龄站出来面色郑重,又带着些许无奈道:“王爷不知,臣为首辅,家父却是内阁阁臣,此举令臣十分尴尬,何况正如家父所言,家父更愿意在社稷学宫为王爷效力,而萧大人也更适合礼部尚书职位,于公于私,请王爷同意!“

房玄龄之言,令殿内众人纷纷浅笑。

几句话,将一个严肃问题,诉苦说成父子间之事。将这其中权利交替隐含的种种晦涩压抑化解调。

“臣请陛下恩准首辅、房尚书的请求,体谅首辅父子之间的尴尬。“李靖笑言拱手道。

李智云立即明白,这件事情房玄龄一定找过李靖。

“臣等请陛下体谅首辅与房尚书。“其他人也纷纷带着一丝玩笑请求道。

李智云顺水推舟,从善如流,叹息一声,无奈道:“及如此,本王

Tip:收藏+分享隋唐:我和我爹是敌人,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