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成斋张金良范军转贴自: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华佗是我国古代最具建树的医学家。有关其生卒年代,因受文献资料的限制,而成为悬案:许多医史学家根据各自的研究提出了可能的年代,但因彼此差距太大,使读者无所适从。有鉴于此,近年来,我们以正史《三国志》、《后汉书》为基本资料,在通读的前提下,确定与华佗有关的人和事,提取关键性素材,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偶有所得。现报告如下。死亡年代
关于华佗死于许县(昌)监狱的时间,各家意见较为接近,即公元年以前几年内,姑且定为年。.根据
《三国志》(简称《志》)方技传第二十九中,虽未注明死亡时间,但有“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的记载。.考证
仓舒为曹操的环夫人所生,名冲字仓舒,聪颖过人,世传“称象”的故事,是他五、六时想出的办法。建安元年(公元年)生,建安十三年(年)因病夭殇。因此可以肯定华佗死于年以前。文中用“及后”,而未能肯定几年后,故有人有采用年,即仓舒死前一年,亦为不谬,但年以前应可当作不争的时间。
出生年代
华佗生出时间争论较大,按《志》和《后汉书》(简称《书》)提供的资料又互相矛盾,故采用由死亡年代溯推出生年代的方法。.百岁说
..根据
《书》的记述是:“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沛相陈跬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志》的记述是:“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硅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考证
无论是范晔“年且百岁……时人以为仙”或陈寿“时人以为年且百岁……”的描述,都有听传闻兼有夸张溢美之意,尤其范哗在陈寿所著《志》的基础上,又加了“时人以为仙”句,使华佗,的年龄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陈寿写《志》时距华佗死亡年。时值晋武帝泰始年,而范晔写《书》时为4年后(4——44年间)的事,时值南朝宋文帝元嘉年。所以陈寿写的更准确些。他仅说当时人认为华佗年近百岁而容貌如同壮年,并没有肯定华佗就是百’岁。而范晔又进一步加工成,华佗年龄已为百岁且有壮容,人们认为他可能是神仙。两种写法前者写虚后者变成了写实。所以可以认为,华佗并不是活到近百岁时才被曹操杀害。间接支持这一结论的可以列举以下数则。
沛相陈硅推荐华佗做孝廉。《志》、《书》中对陈跬没有单独作传,仅在记述其他人时提及。但陈跬的叔父陈球却有详细记载。陈球的父亲陈衅,任广汉太守,祖籍下邳淮浦。陈球于阳嘉中(—年)举孝廉,稍迁繁阳令,因平乱有功,迁零陵太守,后治魏郡、南阳,熹平元年(年)以后征拜延尉,年任永乐少府,私下与司徒刘合谋除宦官,陈球的小妻之父程璜告发,“灵帝大怒,策免合,球与刘纳、阳球皆下狱死。球时年六十二。”(《书》卷五十六)陈球的弟弟,即陈跬的父亲不知名,后陈跬为沛相。按汉灵帝的在位年中,是“党锢”之祸最严重的,株连而死、徙、废、禁者,每次多达干人以上。故此时的陈跬决不可能出任沛相的,第次“党锢”之祸直到灵帝中平元年(4年)月,因黄巾起义大潮迅起,直接危及朝延时,朝延才大赦党人。借助镇压黄巾起义,遂有自年始的州牧割据。此时陈氏家族系下邳一带的望族,陈球的儿子陈蹈任吴太守,陈琮任汝阴(今阜阳)太守。在陈氏的这个大家族中,陈跬所治为自己的老家,曹操于建安三年(年)九月东征吕布,克彭城,围下邳,经个月的激战,擒杀吕布和陈宫,陈氏家族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故陈寿曾这样记述“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即增壁秩中二千石,登广陵太守。临别,太祖执登手曰:‘东方之事,便以相付’,令登阴合部众以内应。”(《志》卷七-张邈传)袁术与陈跬俱为公族子孙,少年时共交游,曾写信给陈跬,要求陈跬帮助他反汉成大事。并把陈跬的二儿陈应押做人质,但遭到拒绝。袁术称帝,兴平二年(年)冬,献帝在曹阳被打败。年月袁术兵败,走投无路,病死于寿春,此时的陈跬均在职上。(《志》魏书六-袁术传)兴平元年(4年)是曹操复攻陶谦,至东海,张邈、陈宫叛曹迎吕布的时候,此时正是陈跬在沛国到任了一段时间,表面仍忠于汉室,但实质上与曹操已有相当的私
交,并为曹操敢于毅然用兵进攻吕布创造条件。把属于他治下好医生荐孝廉,包括后来推荐给曹操当侍医,这是当时行政长官的任务。
②关于察孝廉、辟官的考证。察、举、辟、征是两汉选拔人才的方法。汉末的动乱打破了以前的察举制度,到魏时又部分地恢复了。
孝廉,即孝顺而廉洁者。是始于西汉武帝元光(前4年),至东汉仍然实行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同时推荐秀才(东汉为避刘秀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