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书院辩论(上)(1 / 3)

曹植 辰时卯时 4546 字 2019-02-11

第三百二十章书院辩论上

颍川书院的正堂中,郑玄和张俭两位当世硕果仅存的大儒位列最上,下面坐着的却是曹植、杨修以及一些教习和学生。但有位置坐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颍川书院学生,围在外面立,或是干脆席地而坐。

他们都清楚,这般架势,肯定是郑玄、张俭两位大儒要开讲了,他们岂敢怠慢。

而落座之后,曹植却是不停地打量着座位上的其他人。颍川书院学生这么多,能入席的肯定是其中翘楚,这道理曹植又岂会不明。与此同时,司马孚已经在曹植耳边iǎ声道“四公子,那两位是荀大人的两位公子,荀恽荀长倩、荀俣荀叔倩。”完好悄悄向曹植的对面指了指。

荀恽倒是早前在庆功宴上见过一面,曹植也认识。荀恽的年岁跟曹昂差不多,不过曹植听过传闻,荀??衔饰吹剑?蚀艘?笏?粼隍4ㄊ樵杭绦??啊6?髻叮?昙途透?茇?喾拢??恳苍诓蛔〈蛄恐谌恕6?苤灿肫涠荚诖蛄考洌?抗馊词遣黄诙?觯?潭?煽旆挚?2苤布?牛?档馈耙彩且桓霾患虻サ娜宋锇

除了荀??阶又?猓?苤不勾佣悦婕?搅艘桓鍪烊耍??枪?沃?庸?取2苤灿牍?我嗍σ嘤眩?鹂戳饺司?f倚e?睿?星槠涫岛玫煤堋2苤簿?5焦?胃?险宜茸匀灰簿?d芗?帕恕

其实郭奕的年纪也就跟曹植差不多,只是这iǎ家伙的格跟他老爹一点也不像,甚至可以是截然相反。就连经常去郭嘉府上的曹植,也没听这iǎ家伙开几次口,而话的内容也很乏味,不是请教问题,就是用教训的口ěn数他老爹的不是。也亏得郭嘉是个不遵礼法的人,才容许郭奕数落他。

如若不是郭嘉信誓旦旦地,郭奕是他亲生儿子,曹植都差点以为这厮被戴绿帽了。

此时的郭奕,也跟平时一般,神232淡然地坐在那里。当见到曹植的目光时,也就礼貌地点了点头,没有话。

除了荀家兄弟和郭奕之外,司马孚又为曹植继续介绍道“那位乃是陈长文之子,陈泰。”

听到司马孚提到陈泰,曹植也忍不住多看他几眼。对于陈泰,曹植也是记忆颇深,其父陈群之才自不必,而陈泰亦是有才之人,除此之外,陈泰还提拔了邓艾,这个后三国时期的三杰之一。可见,陈泰的眼光还是十分厉害的。不过陈泰除却能力不错之外,也是投机取巧之人。历史上,见司马懿势大,就果断投靠于他,并劝降曹爽。对于这种人,曹植已经直接打上了可用,但不可引为心腹的标签。

现在历史已经有些了,而曹植唯一还能起作用的,便是这衡量人才品格与才能的能力。这方面,还是让曹植占很大优势的。

除了这帮名士之后外,杨修身边也聚拢了几名文士,其中一人最为特殊,竟是瞎了一眼。曹营之中,瞎眼的人并不多,而如此年轻就瞎眼的文士,只有一个,就是丁仪。

这丁仪,后世之中并不算太出名。但曹植来到汉末之后,却是知道有这个人。其父丁冲,乃是曹的好友,故此曹对于丁仪十分照顾。而丁仪除了有眼疾之外,却是才华横溢之辈,不然的话,杨修也不会与他结ji了。而丁仪身边,则有其弟丁?,也是饱学之士。

丁仪、丁?两兄弟,其他人或许不熟,但曹植又怎会不知。他们二人加上杨修,便是历史上自己与曹丕争夺世子之位的智囊班底。他们三人与曹丕结ji的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形成对抗,几次都差点成功扶历史上的曹植上位了。能给予以司马懿和陈群为首的谋士团这么大的威胁,这三人绝非泛泛之辈。

这三人里面,只有杨修名声流传下来,更多是因为杨修乃是杨彪之子的缘故。自古就有成王败寇的法,历史上曹丕击败曹植,凭其心iong,又岂会放过曹植身边的谋士。

虽然知道三人皆非泛泛之辈,但曹植并没有想过立即招纳三人。现在因为曹昂没死,形势大有变化,而且历史上曹植为何失败。最大的原因也是在所重用的谋士身上,历史上曹丕身边的四友,可谓文武兼备,司马懿、陈群更是其中翘楚,jg通治国之道。反观历史上的曹植,聚拢在身边的杨修、丁仪等虽也是饱学之士,然而大都言过其实,像杨修就是iǎ聪明居多。或许他们更善于猜到曹的心思,投其所好,让曹植写一些诗文哄曹高兴。

然而曹何许人也,治世之能臣世之j雄这等雄才伟略之人,诗文只不过是他的一些兴趣罢了,他更看重的乃是治国之道。特别是当时天下未平,更要选一位强主上位。故此,历史上曹植的失败,也非偶然,他所选取的大方向其实也有错误。

现在的曹植,自然不会重滔覆辙了。现在身边虽然只有司马孚、文稷、关平以及段煨四人。但是段煨手握兵权,加之有关平为继,已经算是掌握了一部分力量。而文稷也是武将,能力虽然平平,但因为是在曹最困难的时期出过大力,可谓元老。他虽有功绩,但能力不足以胜任高位,但并不代表他的功绩就能抹去。特别是功绩这东西,可以父子相传,待得文钦长大,继承了文稷的功绩之后,他将会是曹植的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