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然后控制导弹撞击拦截目标,也就是说他和响尾蛇类似,是靠热源来追踪的。
但是,早期的红外制导弹性能很差,经常有发射之后直追太阳的情况出现,为什么?
因为无论是战斗机还是巡航导弹,他们的发动机都在尾部,热源也在尾部,在拦截者和被拦截者面对面的情况下,被拦截者的热源是被前机身挡住的,而此时的红外制导技术又差,不能根据红外轮廓特征来追踪,所以此时的红外制导弹是没有迎头攻击能力的。
不能正对脸发射,那就等飞机飞过去之后对着尾巴射,这样发动机的红外信号很明显,导弹也不会去追太阳,这对于拦截飞机来说没什么问题,但你要是把巡航导弹放过去,你就沉了,还有什么拦截的机会?
正是因为如此,杨铭才不会要这个坑货玩意,而是直接砸钱,要求他们研发一种激光制导的防空导弹,要有车载型和舰载型,射程必须达到10公里,还要具有精确拦截巡航导弹的能力。
研发一个弹对于247所来说很轻松,但是怎么导就是个问题了,导弹最难的便是里面的电子技术问题,鬼知道国内的厂商能不能把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