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诏武元年(3 / 4)

我为鱼肉 宁远 7069 字 2018-04-09

,为何还要支持寒门?”

“这便是最矛盾最让陛下头疼之处。支持寒门世家反对,可若是不支持,依旧不让寒门这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中枢之中的话,世家子弟如林道渊之流便会继续占据大聿高层之位。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世家子弟们不思进取者众多,不用读书不晓大意却依旧能够借着祖辈们打下的高台平步青云,他们为何要努力?为何要破万卷书?让寒门子弟平等参加铨选不仅能够拢获更多的人才,还能让士族们产生危机感,从而力争上游。没有竞争之地,无论在哪儿都只是一潭死水。”

甄文君重重地点了点头:“所以两方都有利有弊,陛下举棋难定。”

“新的铨选制度不过是为女性进入官场铺路而已。士族相对于男人,寒门相对于女人,只要能够将士族和寒门之间的矛盾调和,那么女性为官一事多半可以如法炮制。陛下打算顶住压力支持寒门,只要有个寒门末将树立大功,便可名正言顺地将其提拔。开了此先河,往后一切都能迎刃而解。最重要的是这件事一定要所有人心服口服,如此一来才能够破格提拔。”

甄文君明白了:“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为这名寒门末将争取到立功的机会,而现在四海升平没有战争,最能让所有人满意的便是在贫瘠的土地上长出一棵摇钱树来,将国库填满。只要能办成此事便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从而破格提拔推动铨选改革。你要让我办的事就是这件事吧?”

卫庭煦说到此处才舒展开眉头,露出淡笑:“知我者,文君也。文君可有好办法?我知道你那儿有几十万,可几十万连汝宁百姓一天的粮食都不够,需要利用它生出金山银山。”

“金山银山……”甄文君颓然跪在案几之后,头疼道,“你家文君呐,耍点儿小聪明还可以,真的要我弄座金山银山给你,我还真有点儿为难。”

“是么?”卫庭煦道,“我卫子卓的人不过尔尔?”

甄文君“唰”地一下站起来:“你说什么?”

“我说。”卫庭煦慢悠悠地重复一遍,“我的人不过如此,实在让我失望。”

甄文君上前执起她的手腕将她拎到床上压了上去。卫庭煦闷呼一声,再睁眼时甄文君已经在眼前。

她双手撑在卫庭煦的脸侧,双眸里尽是危险之气:“是你挑衅我,可别后悔。”

“哦?”卫庭煦表面平静如湖,内心竟被她强势的动作搅得频生波澜,“你想怎么对我。”

“我要让子卓知道……”甄文君慢慢降低上身,贴近她耳边。卫庭煦屏住呼吸,被她的强悍禁锢得无法动弹。

“你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厉害。”

甄文君竟开口唤她的表字“子卓”,比称呼她“庭煦”更让她心绪难平。

“你喜欢我这样叫你。”甄文君看穿了她,抬起双指在她脸上弹了弹,“脸竟然红了。”

“喜欢。”卫庭煦直言不讳,很爽快地承认,“我喜欢强者。不过,若只是空口无凭的话倒是非常败兴。”

“当然不是空口无凭。”面对卫庭煦这番话甄文君毫无压力,她站了起来去开门,“我已经想到办法了。”

大门一开,捧着茶盘和果盘的小花抖了一抖。

小花站在外面许久,本来是要进来的。刚想敲门就听见里面有床榻挤压的声音,她又硬生生地把自己给抽了回来。

恨不得用蒲桃将双耳堵起来不要去听里面的动静,小花在犹豫着要不要在回廊上走两圈再回来时,甄文君将门打开了。

“谢谢,交给我就好。”甄文君拿了茶盘果盘便关门,小花还想开口,门已经合上了。

“你想到了什么?”卫庭煦坐起来,饶有兴致地看着甄文君。

无论是以前两万两的考验还是宿渡收粮,甄文君总能在出色完成的前提下带来更多的惊喜。她喜欢甄文君拆解事件时的眉飞色舞,更喜欢她灵光一现时的自信张扬。

这一次甄文君依旧没让她失望。

“在北疆打仗时我听一位战友说过,前朝时中原和宿渡之间有一条贸易之路,当时被人称为万向之路。此路北起平苍,经由宿渡一路南延至流火国。那时国泰民安,前朝高宗全力开拓贸易版图,将中原的瓷器、丝绸和茶叶等商品经由万向之路运往流火国。这条商贸之路给高宗带来巨量的财富,可惜之后因为战乱被切断了。如今胡族之乱暂退,若是能够趁此机会将万向之路重新开启,别说是金山银山了,涌入陛下手里的肯定是金海银海。”

万向之路乃是古籍上记载的往事,不是什么战友告诉她的,而是阿母跟她说的。阿母说这万向之路乃是由前朝刘获开辟,前后历经十年才艰难打通。之后无数南方小国的商队从南方沿着万向之路抵达中原,形成了万国来朝的盛世。

当然,每个朝代都会经历鼎盛和衰弱,后来前朝天子昏暗,大聿开国太-祖起兵讨伐,从此斩断了万向之路,一恍就是二百年。

曾经文帝有想过重开万向之路,可惜那时的姑戗族就已经非常不安分,将文帝派去的开路使者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