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了尹家父母的这种习惯,只要附近有什么庙会,他就会跑回来,想尽千方百计侵犯戴小华。
戴小华防不胜防,时常险象环生,只要尹家父母一出门,她就提心吊胆。
她没有串门的习惯。从小被母亲教育不准走东家窜西家,母亲说那是“摆人户”。
在农村,女孩子长大了被媒婆领着到处相亲叫“看人户”,所以小女孩被人骂“摆人户”是很丢脸的事情,意即你小小年纪就想嫁人了。
因此尹家父母一出门,她就只能抱上孩子出去走,在田边地里到处转,就是不敢回家。
不回去总是不行的,孩子要睡觉了,就得抱回去,抱在手上睡容易感冒。
有时孩子不吃奶,一直哭,怎么哄也哄不住,那是因为她口渴了,要抱回去喂点白开水,外面风大,如果她一直哭,风会灌进肚子里,引起肚子痛,那就会吵夜,哭一个通宵。
这样她也只有抱孩子回来,于是不可避免的就会和杜成斌撞上。
杜成斌来也没有规律,有时上午,有时下午,有时是在她吃午饭的时候,她拼命躲他。
杜成斌得不到她的人,便说些难听的话刺激她,只要有一点点机会,他就要靠过来抓她拧她!
在和杜成斌的周旋中,戴小华又有了度日如年的感觉,她真想离开尹家,逃得远远的,离杜成斌越远越好!
但是,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她就算想走,又能往哪里走呢?
再说,她仍然腰无半文。
一文钱能难倒一群英雄汉,何况她只是一个弱女子。
孩子的所有用度都是尹家老母在置办,也时常问她需不需要什么,需要就给她买回来,人家觉得屋里啥都有,啥都不缺,她每天只管带孩子,又不出门,还要钱干什么?所以没有人主动给她拿钱。
而她显然也不可能向人家要!
娘家是她唯一可以去的地方,但从生了孩子母亲就没有来看过她一眼,她便觉得母亲还在生气,母亲生气总是要生很久,因此她也不敢回去。
既然无处可去,她便仍然只有无可奈何地呆在尹家了。
转眼间,春节到了,孩子也四个多月了,已经开始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戴小华逗逗她,她的小脸上就满是笑容,一看见孩子的笑脸,戴小华的心里就涌起一种幸福感。
随着春节的临近,戴小华再次提心吊胆起来,她害怕尹啸川回来。
去年春节他们没有回来,今年应该说不可能还不回来,戴小华一想起尹啸川就会想起他打她,让她整天或者整夜下跪的可怕经历!
她害怕尹啸川回到这里来仍然会打她,这里全是尹家的人,是尹啸川自己的家,戴小华从尹家人的言谈里,看出他们都很爱尹啸川,每次谈起他就有一种宠溺的语气,这让戴小华更加不安。
她觉得就算尹啸川当着尹家父母的面打她,他们也会纵容他的!
想到这一点,戴小华就觉得在尹家比在伐木场更可怕,在伐木场还有场长、副场长和伐木场的工人会帮她骂尹啸川,但到了这里,还能有人帮她吗?
如果尹啸川像在伐木场一样,用毛巾捂住她的嘴打她,她无法喊叫,也无法求救,就算他把她打个半死,又有谁能知道呢?
上一次杜成斌打了戴小华,连邻居都看出她的脸很红,尹家父母回来却没有过问她半句,似乎他们压根就没有注意过她的脸。
其实,这便是因为她和尹家父母没有血缘关系的原因,如果是尹啸川或者尹晓英脸上出现不正常的红,他们一定会问,而如果知道有人打了他们的儿女的话,那他们也是会找人家拼命的!
话又说回来,她也有自己的父母,可是她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却连在亲生父母面前诉说的权利都没有!
戴小华觉得,在尹家父母的眼里,她其实什么也不是!
他们没有把她当儿媳妇,没有把她当亲人,她一直都像一个客人一样呆在这个家里,而她这个客人和他们还很不熟悉。
尹父和尹母对她一直都客客气气的,她帮着做事,尹母总是客气地说:“你去带孩子吧,我来做。”他们也从来不主动叫她帮忙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