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昴星暗喻(1 / 2)

帝女凰权 楠兮 3047 字 2017-06-09

吴弛死后不久,兖戎就晋封为了前锋将军,和百里疾率军一同攻打燕国。楚军一入燕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日兖戎押送燕王同赵氏回了京。

此次征伐燕国,虽然赵国表面上按兵不动,却在暗中趁机围剿了吴弛返城的兵马,致使楚国也损失严重。荣祯一怒之下要将吴弛流放沛野,没想到前日狱卒回报,称吴将军觉得愧对大王,已经在牢狱里自尽了。

荣祯在朝会时封兖戎为左骑军领,让他接管吴弛手中的兵权,大权在握,兖戎更加嚣张跋扈了。但是对楚军入燕以后肆意妄为的恶行,荣祯非但没有严惩,反而只字未提,也让一些大臣心有不平。

荣祯对赵国的不臣之举耿耿于怀,于是听了李晟的话,宴请梁,赵,魏三国君主到楚国。其一是要向三国施压示威,其二是想在长门宴上携上古传世玉宣霸主之权,号令九州。

瑶光殿上,李牧托着长袖,将竹编交给身后的官人,长吁短气,俯身对坐上的女人说:“女帝,楚王阴险狡诈,诛燕伐郑,其心已明。宴请三国,居心叵测,老臣以为,楚王一定是想借传世玉在长门宴上夺令九州。”

“那这长门宴岂不是一场蓄策已久的阴谋?”陆文亭眼里充满恐惧,不仅他,在场的大臣们也是惶恐不安,众说纷纭。

“楚国不过仗有传世玉罢了,如此欺压他国,真是欺人太甚!”陆文亭当机立断说:“女帝,若是真如相爷所言,这楚国去不得啊。”

当年北梁倾尽举国之力才攻破秦国,却未料及楚国出尔反尔先进了秦宫,杀了秦王,又夺了传世玉,要是没有传世玉,楚国凭什么敢如此嚣张。

陆文亭想了想,眉毛一挑,说道:“得传世玉者得天下,看来要想摆脱楚国的胁迫,必须先取的那号令九州的古玉。女帝不如从长计议,让云瑶公主……”

“陆大人可想过,倘若事有不成,就会同郑国一样,不仅公主,甚至整个梁国,都只能任由楚国宰割。”

禄光晏说罢咳了两声,他做事向来谨小慎微,不愿意冒险得罪楚国,无故惹来杀祸。

“难道现在就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吗!”陆文亭心里着急,喉咙口堵的慌,身为梁国臣子,眼见自己的国家受人欺辱唯能妥协,心中有的不仅是愤懑,更多是悲痛。

他的话,让瑶光殿上的众臣哑口无言,一时陷入沉静。

他说的没错,这么多年梁国从始至终都在受着楚国的威胁和压迫,北梁臣子谁人不知,又有谁敢反抗。

梁凤衣面目从容,她倚着龙御,沉静的让人难以猜测心里在想什么。她黛眉轻扫,清冷的眼将殿上众臣一略而过,红唇轻启,似有轻蔑地说:“要去,不过,也非本君。”

她眼波一转,看向李牧。“本君近来身子不适,长门一行,就劳国相了。”

李牧眉梢皱了皱,迟疑了会儿,还是马上前身行礼。“是,老臣尊旨。”

女人走后,陆文亭立即说:“相爷,女帝怎么还能让您去,明知道相爷的胞弟可是楚……”

李牧眯着垂落的老眼,他揺摇头,回身对男人说:“文亭啊,到头儿来还是袁老慧眼识人。北梁就该是她的。”

两日后尉然从胡地回到梁国,得知胡人与楚国反目的消息时,梁凤衣便派他前往东胡与猊鹍议和。

尉然拿着猊鹍的手信去往华阳宫,却听凤鸾殿的侍女说,女帝不在宫里。

他问了几次,才从云姬口中得知女人去了楚国,他心口一紧,眉头一皱,眼中立露担忧。

“女帝去楚国做什么?”

云姬低着头,如实回道:“婢子不知,请将军恕罪。”

“可有带谁?”

“只有九都司左少使冯大人。”

梁凤衣只带一个冯佚密往楚国,难道她想……

尉然猛然抬头,神情焦急,大步走向殿外,刚出华阳宫,就见一拢红衣的玄夭走过来。

玄夭瞧见尉然,便不走了,见他目中的紧张,玄夭泠然浅笑。“她终究还是去了。”

听了她的话,尉然看向她。

“罢了,人算不如天算,何人斗得过老天呢。”玄夭瞧着尉然,暗自言语,她唇角带着一抹并不自然的笑,说着些意味深长的话。

“你都知道什么?”

尉然眉间聚焦,似有紧迫。

女人轻笑,翘了翘兰花指,漫不经心地回答。“将军知道的,我都知道。”

她笑的鬼魅,接着故意问:“将军还记得,先师生前说的?”

玄夭的先师祭中天,当年在九州上是首屈一指的大人物,无人能及。天下君王没有不想招揽此人的,因为梁胜公曾经有恩于他,祭中天才做了北梁的天师,对大梁忠心耿耿。

梁胜公待人宽厚,以德治世,偏偏膝下子孙鲜少,宝华殿良妃娘娘生下长女祁君。二年春,诞下皇长子启真,受封为后不过三年,就病故归天了,自此梁宫内再无喜事。

为了社稷,梁胜公终日忧心忡忡,几月后祭中天突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