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刘璋起兵</p>
徐庶乱蜀之计,初见成效。请大家(#¥)阴浦已死,黄权被降为广汉县长,刘瑁也行将木,而江州自然也没有好到哪儿去。</p>
庞羲驻军巴东,粮草辎重一应由江州严颜支应,而严颜“克扣”庞羲军饷的事情也传到了庞羲耳朵里,庞羲对严颜愈加不满。</p>
经过这一番的折腾,刘璋自以为终于坐稳了益州,再也不会被人掣肘,然而此时却又突发了一件事情,令刘璋勃然大怒!</p>
广汉太守张肃截获汉细作,从细作口得知原来张松早已投靠了汉王刘征!</p>
这广汉太守张肃是张松的兄长,但是兄弟二人一直都不睦,张松是个极具野心的人,但是行不是很靠谱了。</p>
张肃则是个惜命如金但又一直被所谓的“礼法”所束缚的人,得知张松密谋卖主,张肃害怕牵连自己,于是便主动向刘璋告发。</p>
刘璋接到张肃密报立即便令人将张松擒来,但当甲士去往张松府时,张松早已经出了成都!</p>
其实张肃截获细作当然是汉的安排,但是张肃不知。</p>
刘璋听到张松不见了,怒火一时冲天,立即命令张肃即刻亲自带着押送细作来成都,且又下令四处搜捕张松!</p>
张肃押着细作加紧赶到成都,其意当然也是为了向刘璋表忠。</p>
刘璋亲自审问细作,这才得知原来这一切都是汉所为,自己被算计了!</p>
刘璋额头冷汗直冒,继而有咬牙切齿道:“吾誓与刘征不共戴天!”</p>
兵曹从事郑度向刘璋进言道:“汉王图谋我益州之心未死,这种事情恐将频出,主公何不兵发汉,绝此隐患?”</p>
刘璋听了郑度的话,对郑度道:“如今刘征手握重兵,事恐难成啊!”</p>
郑度却对刘璋说道:“主公此言差矣!如此时不取汉,汉王之势日与俱增,将来更不可图!如今汉王细作遍布我蜀,迟早也要发兵南下,主公当占得先机!”</p>
郑度的话不无道理,但是可惜的是还是迟了一些!其实刘璋早应该对汉用兵的。假使刘征坐在刘璋的位置,那绝对不会让汉孤悬益州这么久!可见刘璋其人还真是软弱。</p>
郑度也知道刘璋性情,于是又劝道:“先主公在时,便欲取汉,主公如今内患胜于外患,若能建功汉,益州武必定心服,主公自可高枕无忧!”</p>
用现代的话来说,那是转移注意力,自从杀了阴浦,降了黄权之后,很多人对刘璋都持着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倒不是说要反叛刘璋,而是对刘璋这样的主产生了怀疑,他们不确定刘璋能够将益州带正确的道路。这种时候,刘璋如果能够做出一些成绩,那众人自然也无话可说了。</p>
刘璋思忖着郑度的话,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道:“既然如此,那先生为我拟定用兵方略!”</p>
于是,刘璋一面下令追捕张松,一面下令搜捕细作,同时开始调集兵马,准备兵发汉!</p>
刘征在汉早将兵马集结完毕,一应辎重也都在有条不紊的调配之,现在等着刘璋先动手。</p>
张松已经秘密的进入了汉,刘征好言相待,却暂时将张松安置在了南郑,并未令张松随军。</p>
刘征留着张松还有大用。</p>
刘璋调兵三万,北白水关,以杨怀为前军主帅,准备再一次的向阳平关发起了进攻。</p>
刘征这边接获沮授送来的益州军报,立即召集贾诩、徐庶过来商议。</p>
“刘璋已然动兵,我意再以阳平关为饵,我大军则从巴南下,三位先生以为如何?”</p>
“不可!”三人竟都一口同声道。</p>
刘征没有料到自己的想法竟然被三人同时否决,这可是难得见到的事情。</p>
于是刘征问道:“何为不可?此前不也是以此得到巴西的吗?”</p>
沮授、徐庶二人都看着贾诩,当然是让贾诩先说。</p>
贾诩于是对刘征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对刘璋用兵目的是巴西一郡。而今则不同,此战乃平益州之战,当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决不可分兵两处!且三巴之地,路途遥远,山道难行,若大军从此而入蜀,是转运千里,自陷于泥淖!”</p>
如果从南郑起兵,经过汉昌、宣汉、宕渠,下垫江,再下江州,然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