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矛盾爆发</p>
张松的话看似打圆场,实际却是火浇油,只因张松揣摩人心透彻,用语又极其巧妙,若不是极其聪慧之人,恐怕难以体会到张松的深意。请大家(#¥)</p>
刘璋冷冷的看着阴浦,而阴浦则愈加愤慨,想到自己为益州“鞠躬尽瘁”,到头来却被刘璋这样猜疑,阴浦心哪里能够平衡?</p>
“主公莫不是怀疑老臣私通汉王不成?”阴浦索性将话挑明了讲!</p>
刘璋本来还只是夹枪带棒,现在阴浦自己倒是跳了出来,刘璋又有什么好怕的,再怎么说自己也是益州之主!而他阴浦不过是益州之臣!</p>
君要臣死,臣尚且不得不死,难道一句质疑,他受不了了?</p>
“阴别驾有没有私通汉王,我不知道,不过前年派别驾去往垫江议和,我益州可是白白损失了巴西六县!还赔了金银万数,汉王得此厚礼,不知道与别驾有没有关系?”刘璋已经不是称呼阴浦为先生,而是直接称呼官职了。</p>
“老臣之心,日月可鉴!虽主公何能玷污!若无老臣不惧艰险,亲赴垫江,今主公还能不能安然坐在这里尚未可知!”阴浦气愤的说道。</p>
然而这一句话又更是激起了刘璋的怒火!垫江议和确实是成功的让汉王退兵了,可是益州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p>
事最怕秋后算账,越算越觉得亏得慌!</p>
“别驾此话未免有些托大了!即使没有别驾,难道在座的尽是酒囊饭袋不成!我益州何乏名士乎!”刘璋直接顶道。</p>
这话说的也越来越重,在座的众人表情都极其复杂。这些人当然知道阴浦的地位和功劳,因此对阴浦也算是充满敬意的,但是刘璋这话说的也并不无道理。</p>
算是没有阴浦,在座的众人未必没有人可以站出来为益州分忧解难,很多时候阴浦还真是有些抢功了!</p>
刘璋的话无疑是告诉阴浦,这益州算是缺了他,一样可以在运转自如!</p>
阴浦当然听出话意思,于是也冷笑道:“主公可不要忘了!这益州不止主公一人能掌大事!若非老臣等,今日事尚未可知!”</p>
益州当然不是只有刘璋一人可以掌大事!刘焉四个儿子虽亡其二,但眼下成都可还有一个刘瑁!</p>
阴浦的话既是提醒刘璋事情不要做的太过,自己能够扶持他位,也能够扶持刘瑁位!同时也是提醒刘璋不要忘记了自己对他的恩情。</p>
但是这句话可戳了刘璋的死穴了!说出这样的话来,是否是通敌已经无足轻重了!阴浦也是个无自知之明的人,动起怒来竟口无遮拦。</p>
刘璋被阴浦这话噎的无言以对,总不能当着群臣的面一剑将阴浦杀了?</p>
刘璋站起身来,一甩衣袖,便扬长而去!</p>
这还真是个观!堂堂一州之主,竟然被一个臣下弄的如此没有面子,刘璋还真是暗弱!更可怕的是刘璋竟然能够允许这样的事情存在这么多年,若是换做袁、曹、孙任何一人,恐怕阴浦的坟头早已是荒草萋萋了!</p>
刘璋的甩袖而去,众人也都不欢而散!</p>
虽然占据了风,但是阴浦却也没有丝毫高兴之意,毕竟发生这种事情终究是不好的。</p>
张松从座起身,准备离去的时候,阴浦前对张松微微搭手道:“方才永年能够仗义直言,老夫在此谢过了!”</p>
张松虽然心里觉得好笑,但是脸还是一副谦恭的样子,对阴浦行大礼道:“老别驾乃益州擎天之柱,松只是说了句实话而已!主公也只是一时气恼,老别驾勿忧!松愿去主公那儿为老别驾再做周旋!”</p>
阴浦没想到张松竟然还要去为自己说情,当即便正式的对张松行了一礼道:“如此有劳永年了!方才老夫也是气心头,难免对主公有所冒犯,还往永年能在主公面前转述老夫歉意!”</p>
“哪里!哪里!这都是松分内之事!老别驾请回,松这去了!”</p>
于是群臣散去,而张松则又来寻刘璋。</p>
刘璋对之前张松为阴浦说话心还是颇有些不满的,不过这个时候张松在此求见,想来一定有事,刘璋于是便将张松召了进来。</p>
“方才散议,便来求见,永年是什么事情吗?”刘璋语气不是很好的问道。</p>
张松则恭恭敬敬,拱手对刘璋说道:“主公拂袖而去,为人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