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胜要登门拜访?宇文温问道,他看着手上的拜帖,颇为意外,今日中午刚从安吐罗府上回来,留守使邸的郑通便将席府的拜帖呈上。
郑通点点头,说上午时席府管家送上拜帖表明来意,是席二郎过几日想登门拜访,为那日在寿春城外的误会赔罪,宇文温细细看了一遍拜帖,然后将其交给郑通。
使君,此乃阳谋,席胜来者不善!
那是,这位一直缩在府里不冒头,若是真要赔罪早就来了,挑这个时候,其中定有蹊跷!宇文温,他从出门到使邸然后回府,这期间出了什么意外,本官便成了首要嫌疑人。
然后使君为了自证清白,说不得就待在使邸,除了入宫或者面见丞相,哪里都去不了。
所以咯,在寿春城外本官说要阉了他,他便要在大牢阉了本官,这事情闹大了,他被迫留在邺城足不出户,所以也要反咬一口,让本官也足不出户。
使君,对方果真如此行事那可不好办,这席胜若真是有心,安排个人在半路放冷箭,即便是射空也能闹出不小的动静,我等怎么防都防不住,还得无端招来怀疑。
你的看法如何?
使君,不如明日外出逛街,然后...郑通一副‘你懂的’表情。
宇文温却说这样太没创意了,席胜如果要泼脏水,那就会千方数日后要登门拜访给宇文温赔罪,实际上就是要找麻烦。
席胜当然不会去挑衅宇文温,相反,他要放低姿态去‘负荆请罪’,关键不是这里,而是要安排得力之人,扮做刺客来一场刺杀,把污水泼到宇文温那边。
他两个在寿春城外发生冲突有过节,前不久宇文温被当做妖道抓进大牢,后来差点被阉,就是他收买掌囚做出的事,虽然没有留下把柄,但依旧成为被怀疑的目标,原因就在双方事前结怨。
所以席胜此次要是在使邸附近‘遇刺’,即便没有证据证明是宇文温所为,但上面的大人物们必定首先怀疑这位西阳郡公,认为是其狗急跳墙行刺席胜。
没有证据就不能抓人,但形势就会起变化。
被父亲软禁在邺城的席胜,就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堂而皇之离开邺城,这样可以算是避难,而尉迟丞相为了避免事态恶化,多半也求之不得。
席胜当然不会认为宇文温有那么蠢,他来到邺城这么久都没去对方那里赔罪,如今突然要以此名义登门拜访,那么宇文温必定起疑,所以接下来的应对也很有讲究。
他要给对方泼污水,对方也许会想到这一点,所以不会老老实实接招,得想办法化解,要么就是婉拒,这样一来就显得席胜君子坦荡荡,宇文温小人长戚戚。
要么就是铤而走险,趁着他出门来个真刺杀。
宇文温知不知道那日在秋官府大牢差点被阉,幕后主事是他席胜?肯定知道!
席胜判断对方只是没有证据方才隐忍,所以此次自己用阳谋,让对方知道自己又要泼污水,搞不好一怒之下铤而走险。
那么他只要抓到对方派来的刺客,往丞相那里一交,局面就完全逆转了。
尉迟丞相要顾及山南宇文亮,所以要对宇文温客气,但丞相同样也得顾及追随者的感想,所以也不能偏袒宇文温太过,席胜知道只要宇文温派来刺杀他的人落网,那对方就得倒霉。
别的不敢说,弄得灰头土脸是必然的,尉迟丞相即便知道宇文温报复行刺,但明面上也不会声张,不过私下里拍案训斥是免不了的。
一想到宇文温那噤若寒蝉的样子,席胜心中就快意非常。
那日\他在寿春城外,被宇文温当着众人的面,抽了许多耳光,算是颜面尽失,这个仇席胜可是念念难忘,不想办法反击,席胜可咽不下这口气。
管家匆匆走来,向席胜禀告说西阳郡公宇文温接了拜帖,要在使邸恭候席胜大驾光临,听得这么说,席胜顿时来了精神,他问心腹们怎么看。
郎主,莫非这宇文温没想到那一步?
他没那么蠢吧...席胜有些担心,他绞尽脑汁设下的计谋,如果宇文温丝毫没有察觉,然后真就这么容易成了,还真是让人意兴阑珊。
郎主,宇文温肯定在暗地里算计,我们不得不防。
说得对!你们安排仔细了,个个都把眼睛睁大些,那厮肯定要派人行凶,把府邸和去使邸的沿途地段都看好,一定要抓到他派出来的刺客!
郎主,宇文温莫非是想守株待兔?有人说出了担心,他见席胜看向自己,便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万一宇文温在使邸附近安排人手,等到我们的人假扮刺客动手时,他们来个守株待兔可就不妙了。
不光如此,万一对方也来个假扮刺客,在使邸门口假装行刺他自己,那可就麻烦了。
席胜听得这么一说,眉头紧锁沉吟起来,他之前一时兴起,要算计宇文温,脑子里想的就是抓对方的破绽,可如今心腹们的说法也有道理。
万一那个宇文温不要脸,也给他泼脏水,那搞不好会弄巧成拙,他光顾着防备对方派出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