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美国真的急了(5 / 6)

无耻家族 浪子刀 10152 字 2017-01-21

和台积电谈判赔钱了事,另一边从三星、英特尔、台联电、gf各大圆晶巨头分散开的高薪挖人,只选那些最好的核心人员,跳过32nm,投入42亿美元直接瞄准28nm规则。

徐腾的胆量是超级大,当时国内连28nm体系的设备都无法引入,他都敢提前豪赌,结果也很幸运,因为国内的薄膜技术和光刻技术的关键设备陆续取得重大突破,能够实现完全国产化的45nm工艺体系。

另一方面,美国白宫和国务院对华银财团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这就让徐腾在2009年完成初步工艺设计的同时,引入设备进行量产实验,最终在2010年底实现了工业化量产运用。

无巧不成书,英特尔和台积电都选择在28nm领域一较高低,国内28nm工艺芯片设计的订单也都是分给台积电。

虽然华腾电子比两大巨头的量产化晚了整整一年半,比三星晚了一年,但还是比台联电、gf提前一年,而且是工艺难度更高的后闸极体系,这一下真是光宗耀祖,扬眉吐气了。

本土订单宛若雪片一般飞来。

美国人终于急了。

因为中国的芯片产业和日韩台截然不同,这些年在政府和华银财团的双重作用下,内地芯片设计市场非常多元化,发展的很快速,随之而起的应用配套领域也很强势,一直是靠低价和美国竞争。

没办法,人才多啊。

这就不像日韩台,搞了这边,就没有能力搞那边,大陆人力资源是很充裕的,同时在各个方向出击也有足够的人才,只是缺乏有经验的高端人才主导——这就显现出大陆资本的优势了,大量的资本涌入海归创业,别说海归创业,老外的大师水准人物更受资本的推崇和欢迎,全部跑到大陆搞创业投资,结合本土青年人才,各种设计及应用配套的中小型芯片公司宛若雨后竹笋。

抄袭?

山寨?

抄你怎么了,山你怎么了?

等你打赢了官司,按照中国法律体系,你也拿不到多少赔偿,得不偿失。

你在美国告?

我又不去美国卖东西,怕你什么啊!

从01年到05年,国内的芯片设计基本就这样起步的,大公司找个小公司,拿出一个美国货问对方能不能做,小公司拍拍胸脯,放心,一个月内给你搞定,保证便宜一半。

人才就是这样,有一个老司机带队,几年时间就能培养一批有经验的,这一批被挖走,很快又各自带出另外几十批。

只要国内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一直源源不断的制造新人,有经验的人才和团队就肯定越来越多。

从05年到10年,情况开始出现了急剧的变化,各种中小型的芯片设计和应用配套公司,已经都有了自己的优势产品和体系,有了完善的研发团队,资本市场也完全不缺各种pe、风投注资加速成长。

这么搞下去,美国是真急了。

因为中国距离市场端更近,距离芯片和应有配套器材的采购方最近,市场反应速度最快,美国的半导体公司想要继续占据这个市场,唯一的选择就是速度到中国开设分部,将产业中心向中国转移。

至于芯片代工,哪怕全部交给台积电、台联电、gf去做也没关系。

再说了,徐腾也可以这么问美国,你真的确定gf控股方就一定是阿布扎比财团,搞不好是the-shunfamliy阿布扎比联合控股呢。

目前的全球芯片产业,智能手机领域的低中高端芯片及配套控制器件,以及通信和无线电领域,中美已经到了各有优势的地步,即便是美国半导体公司,为了各大手机代工厂保持同步,也都是在华设立设计公司。

汽车、自控、电源、存储各个领域,中国基本都有,有的和美国差距较大,仅能在低端挖掘市场,有的则差距不大,中低端一起做。

有人说国产货很多细节不行,电器也不耐用,废话,各种零配件和芯片控制器件都便宜啊。

西门子一套电厂自控体系,光是软件就要600万美元,定期升级还得花钱,各种配套监控、继保设备加在一起,不含锅炉热控等等辅助系统,那都得几个亿rmb,华银财团旗下的中控集团,全套自控加软件通常要比西门子便宜30%。

全世界能做这个业务的公司加起来不超过5家,中控集团出来以前,国内电厂基本处于任宰的地步,中控集团一出来,不能报价全部降低,还带动了一大批国产配套企业……这价格自然是越来越低,低到西门子、霍尼韦尔都准备放弃这个领域的地步,做不下去了。

体系不一样。

西门子要全面换中国的这些配套企业,那就得重新设计,设计费谁给,不稳定,出事咋办,谁陪?

如果说华银财团是一只蝴蝶,中国芯片设计和下游应用配套企业提前五六年的大崛起,就是这个蝴蝶效应中的一个最大环节。

这场蝴蝶效应的大风暴,吹啊,吹啊,吹的美帝精英领袖们终于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