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出力的玉珠讨银子(6 / 7)

侯门纪事 淼仔 12633 字 2016-09-18

十数年前,更是让一个青楼过气头牌讹诈,拖着个儿子说是二老爷的,在文章侯府门外闹了好几天,花了一千两银子才打发走。

二老爷暗暗惊心,十数年前的事,姑丈远在京外,韩家又不和钟家三位老爷走动,他是怎么知道的?

当时这事情压下去算快的。

他才惊到这里,袁训怎么会放过他。袁训对文章侯的是解释,对二老爷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朗朗地对南安侯道:“舅祖父这话有什么出处不成?不过依我来看,二老爷不是认得的小孩子多,是认得的铺子掌柜多吧?”

二老爷脊梁骨后面“吸溜”一声,一道冷汗直落到系腰的汗巾子上。

他那茶碗更举得高高的,挡住自己神色,更加的惊疑不定。

自己的私事,这个少年是怎么知道的?

老爷们都在外面有铺子,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二老爷瞒着二太太,又在外面和人入股,他入股的铺子,全是女掌柜的。自然他的人,也一样的不时奉陪上去。

袁训见他吃惊,暗暗好笑。心想你也太大意,敢把玩笑开到我的头上。好好想想我在哪里当差,我家大姨姐和你侄子作亲事的时候,你不是去打听过我是不是太子面前得宠?

问的是谁,我都知道。

坐下还没有说十句话,厅堂上就*辣起来。三老爷见势头不对,就打个哈哈岔开话题:“有铺子是好事情,谁家没有铺子,”三老爷最想问的,是袁训肚子里对当官还有没有别的主张,他把话题接过来,就摆出一脸关切,问道:“听说你要下春闱呢?”

袁训笑回:“是的。”

“哎哟,可惜我们世子不能去,他念书可是聪明的很。如果这一次能去,也就不用舅祖父和你多费心。”三老爷投石问路,话也是想过的,自然就转回到当官上面去。

袁训稳稳的回答他:“问过他,他说不愿意下考场,不然也是能去的。”

文章侯险些跳起来,一口热茶烫到嘴里,顾不得擦,就问道:“世拓能下春闱?”袁训心想看你们全敲打着我说话,不漏点儿手段给你们,只怕你们没完没了。就郑重回答:“他要是愿意下本科的春闱,这倒不难。”

“真的?”文章侯腾地站了起来。

他儿子不能再下科场,一直是文章侯心中的憾事。他倒不是怕儿子急着夺他的爵位,而是他的侯爵名称,叫文章。

文章侯的文章,这辈子就这样了。有人活到老学到老,但文章侯袭爵后,就俗事多官事多家事多----其实谁不是这样呢-----他自己都认定文章不会再好,那么再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的期盼,全放在韩世拓身上。

偏偏韩世拓小时候念书十分的聪明,更让文章侯觉得有所盼头。然后他长大了,丢了科考的资格。

数十位御史弹劾文章侯教子不严,文章世子伦理德行上有亏,最后全是一个口径,这样的人不是官胚子。

不管你秋闱考得怎么样,干脆点儿吧,春闱你就别考了。

有一位御史写得相当的犀利,这样的人要是当了官,他到了地方上,是教人奸骗表亲呢,还是教人道貌岸然?

皇帝直接就批了同意。

文章侯后来政绩上没有建树,不敢公开的提。又托过人去宫中活动,奈何老太妃当年是得宠的,得宠很多时候意味着得罪的人多,再或者嫉妒你的人多,,树倒打猢狲,文章侯不就是那树倒后的猢狲?他就没办成。

而韩世拓本人又不肯再在书上下功夫,他不能再走“文章”这一条路上,就成了文章侯的一块心病。

这块心病揣在怀里,不时的会出来晃一晃,把文章侯烫上一回。这出来晃的也有节奏,一般三年晃一回,每回开科选,文章侯就都是难过的。

难过而没有办法,这才是个真难过。

而今天,一个少年,他对自己说:“世子下春闱,是有办法的。”文章侯跳起来茫然,又竭力回神的缓缓坐下,一刹时,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再聪明人的人,想不全别人的方方面面。袁训随口的一说,见到文章侯有片刻的失态后,就明白过来。

原来这位“文章”侯,还是重视文章的。

这个了然,让袁训大为惊奇。以太子来看,以袁训来看,甚至以冷捕头来看,文章侯府重视的应该是另外两个字“章台”。

走马章台寻花柳,这才是朝野上上下下对文章侯府的总看法。

而今天,这位侯爷无意中表露心迹,居然对“文章”还有染指之心。袁训让他打动了!

掌珠大姐已经嫁到这个家里,不管韩世子是宝珠姐丈也好,是宝珠姐姐的丈夫也好,袁训都得盼着他往好处去。

可袁训一个人盼,也没有用,还得韩世拓自己肯上进才行。

袁训在为韩世拓筹划之时,不但把韩世拓的想法考虑进去,还要考虑到文章侯府的这个环境,这个氛围。

以袁训和南安侯府这种对家人有责任心的男人来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