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车轮的滚动(2 / 3)

共主之位,还的人是高风亮节的君子,不还的才是正常人啊!

果然,七皇子赵侻脸色有些通红,似乎在替自己父皇羞愧:“当时,大儒文守仁弟子上千,享誉朝廷内外。在他以身号召之下,楚乐帝不久之后就将帝位禅让于父皇。”

秦子赵想了想,问道:“那如今楚乐帝死了没?”

七皇子摇摇头,神情苦涩道:“如今楚乐帝为蜀王,可文先生却是仙去了。”

“文先生,那个大儒?怎么死的?”秦子赵一愣,不禁脱口而出。

“乐启四年,父王登基为王。乐启六年,天下初定。父皇改年号为‘天和’,意为天顺人和。天和八年,西北旱灾平复,东南鹊河回复正常,天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届时,文先生三月初八入宫面圣,恳请父皇还位于楚乐帝。父皇不肯。随后,文先生率其六位弟子,和其两位儿子于长安宫门前跪拜请愿。”

“那个大儒是不是傻啊!”听到这里,秦子赵不禁说道。

“文先生倒不是傻!他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当初是他提出让楚乐帝禅位,如今也只能由他,他也必须站出来说这个话!《文子》第一句话‘人,言而无信,何能言人呼?’就是当年他奉劝父皇退位奏折的第一句话了。唉,想必文先生也是身不由己啊!他必知父皇不肯还位,也自知自己上了这个奏折之后必死无疑,却仍赴身就义,实在令人敬佩!”

看着一脸崇敬的七皇子,秦子赵又问道:“那最后他怎么死的?”

“死在天牢里,跟他的六个弟子和两个儿子一起自缢而死。”七皇子叹息地说道。

秦子赵看着年纪轻轻的七皇子一脸沧桑,终于知道心里的违和感是怎么回事了,他试探地问了一句:“殿下可知陛下为何不肯归还帝位?”

“非不肯,孰不能也!”七皇子幽幽地说了一句。

“为何?”

“当年大开城门后跟随父皇东征西讨出生入死的郭将军不肯!当年跟随父皇入京军帐中的各路中朗将,校尉也不肯!当年斩尽佞臣后入朝为官的人更不肯!当年西北旱灾,东南洪灾,陇西战乱活下来的百姓更加不肯!如此一来,就算父皇愿意,整个楚国也会逼着父皇再次龙袍加身!”

七皇子一番话将秦子赵说得心神震动!他竖起大拇指说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殿下年纪轻轻便晓得了‘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等洞明世事的观光,在下服了!”

‘哦,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七皇子喃喃念了几遍,看向秦子赵的眼中更亮了,得意地说道:“秦先生此言甚妙啊!不过秦先生也是般认为?百里先生也曾说过我有圣人之心!”

“百里先生又是谁?”秦子赵下意识地追问道。

“当世大儒,名为百里车,当今太傅,还是文先生的第七十二弟子。哦,忘了告诉先生,昨夜的驸马文鸿雪正是文先生的独孙!”

“……那楚乐帝又怎么活了下来?”秦子赵一听,跟昨晚的皇室丑闻有关,还是先避着些,连忙扯开话题道。

“当时文先生上书请愿的时候是天和八年,楚乐帝已经十五岁了。他听闻文先生请愿,吓得大声哭喊,竟想连夜逃出京去,而其姐映屏公主则把楚乐帝拦住,替其昭告天下。我还记得那张告文大意写到:‘长姐如母,替其做主,自知幼帝无能,不能治理天下,唯恐牵连社稷苍生,不敢亦不愿接回皇位。天权神授,我楚姓族人在位之时天宅人祸不断,而如今陛下即位,风调雨顺,泽被苍生。当今陛下为上苍承认之天下共主,楚室无德无才居之’。后来,这位映屏公主就入宫当了父皇的妃子,也就是如今的西宫皇后。”

“……陛下真是真命天子啊!殿下,如今的西宫皇后没有子嗣吧。”秦子赵不禁感叹,这种美女倒贴的桥段果然只有真主角才能享用!

“没有,西宫皇后入宫二十年,无所出也。”赵侻摇摇头,道。

“那那个文先生到底是为什么下狱的?当年的情况,陛下不会将其下狱吧。”这时,秦子赵转过年来,一想,不禁问道。

“当年,我也是听说。文先生请愿之后,父皇就从宫中搬了出来。而当天夜里,有几个巡视宫防的侍卫以窥视内宫的罪名将还在长安宫门口跪拜请愿的文先生八人抓进了天牢。然后当天夜里,文先生就自缢了。”

“……”

“翌日,父皇大怒,将那几个侍卫处死。而后,父皇下罪己昭,同时昭告天下,永不改国号。随后,这大楚官职改革,令各人在其位管其事,不得越俎代庖,否则以朋党罪论之!”

“这跟官职改革有和关系?”秦子赵仿佛自己白活了,这下罪己昭又关官职改革什么事。

“我亦不知。”

“那如今朝廷之上又有几个部门?各司何职?”

“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下有户、工、礼、刑、兵、吏六部,除此之外,御史监察朝廷官吏,大将军统管禁军军事,还有九寺,翰林院等处。每处职责泾渭分明,十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