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煎熬中的农民工3(1 / 2)

吕清广本纪 半了散人 5471 字 2016-09-09

登记派活儿很顺利的进行着,吕清广和崔判官隐身在楼体中远远的看着,因为崔判官调控着时间流速,这个过程就更加的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主角带着几分兴奋,第一次跨进电梯——工地的卷扬机也是电梯,粗糙了点儿,可无论从原理还是实际作用都没差别,差得主要是价钱.便宜到底儿的电梯吱吱呀呀唧唧歪歪的叫唤着,似乎很不情愿将这群沉重的家伙以及他们推着的小车送上去,可是又不能不动,只能一边尖声声唤一边儿磨磨蹭蹭的向上,再向上.

工作面是在五楼,也是现在修到了的最高一层,主角分配到的活儿是砌墙.他在登记的时候壮胆子报的是泥水匠,其实压根儿就没出师,甚至当初都没有正式拜师,只是以前在乡里跟泥水匠打过下手而已,干的是小工的活儿.不过他岁数倒是合适做一个大工,对方也没细问.同村的人倒是知道的,不过没有谁揭穿他,自己人还是外人此时大家都是分得清的,大工的工钱跟小工差了一大截的,至于干活儿,他们也不担心:那么大一个汉子,能不出活儿么.

砌墙的活儿真的不复杂,以前打下手的时候主角也干过,倒也不是很陌生,跟着同乡一起干又有照应,他并不太担心.

主角主动的推着小车,车里装了大半车的水泥砂浆,是搅拌机混合好了的.

五楼的墙已经砌了一半儿,顶上还没有,是露天的.这楼是嘴墙体现浇楼板的模式.楼高七层.每栋楼有一个卷扬机,主要是提升砖头和一小车一小车的水泥砂浆.然后到了楼层再由小工分运到一个个工作面去.所以砌墙的时候各单元都留着一个通道,这是最后才会补上去的.

到自己一伙儿的工作面,同村的七个人一起动手,开始忙碌起来.虽然是记天数拿钱的,可是每天都有进度要求.隔着几天上面的口袋就会检查催促一次.一层楼得同时砌完墙,好给钢筋工腾出工作面.村子里一同来的人太少,只有七个,去年更少,只有五个,人少容易被欺负被排挤,所以才会动员同村的一起来,要不然主角也没这机会.

主角挥着砖刀.将砌了一半儿的墙上的水泥砂浆残留赶开.显然,春节前干活时心里毛毛躁躁的,该清理的没清理就丢下来回家了.水泥砂浆在没干的时候很好清理,可是一旦凝结成型了,清理起来就难了.主角看着最上面一层砖面上半米多长七零八落厚薄不一的水泥砂浆层直皱眉,抹了水泥砂浆就该铺砖,现在凝结了就只能打掉,这可不好打呀!

可不好打也得打不是.第一天上工,第一个活儿,不能没动手呢就先叫唤.

挥着砖刀.半用力的斩去.

刀是钝刀,砖刀都是钝刀,可是这一刀斩在早已凝结成型的水泥砂浆上如神器杀在豆腐上,威猛无匹,成型的水泥砂浆顿时溃败粉碎,一点儿形状都没有了.完全消散开,化作大大小小细碎的颗粒.

主角难以置信,吕清广也同样难以置信,唯有崔判官依然老神在在的稳得起.

风地共享着吕清广的感知,甚为震惊:"难道这就是网上传说的楼脆脆!"

主角放下刀,捏起一块稍大的颗粒,指尖一用力,立刻细碎的沙粒和粉末从指间流下.他伸手去嘴间扣索,立刻就扣下一小团水泥块,用手一搓,粉碎开.这个不对劲儿,主角以前做得比较来说最多最拿手的就是搅拌水泥河沙了,在乡村里,泥瓦匠干活儿是不可能有搅拌机的,水泥罐车就更不可能了,袋装水泥加水加砂石搅拌,靠的都是人力,是小工活儿里技术含量最高的,比搬砖背沙的难度都大一些.即使在穷乡僻壤,见过的好的坏的水泥种类也有一些,粗砂细砂含有河泥的沙都用过,也知道配比大致该多少最离谱的能在怎样情况下去对付着用.在乡下,水泥属于稀缺资源,河沙则比较多,乡里流过的大河就能捞沙,要是离河湾紧,自己去挖些淘洗一下,背回去就能用.乡下人不怕出力气,怕花钱.搅拌水泥的时候,能多加沙都乐意多用沙少用水泥,可也都知道这得有个限度才行,毕竟沙就是沙,水泥才是水泥.

退回到小推车跟前,主角仔细看看,用手挑起一点儿来捻一捻,心中的疑问确定了:河沙是最次的,含泥太高水泥是最次的,压根儿不是合格品配比太离谱了,水泥用得太少.这样的水泥砂浆不能用来垒猪圈,会被猪拱塌的不能用来砌鸡舍,会被鸡啄来吃光的人住——这个?嗯呐,不怕死的话似乎问题不大吧.

别的人都在利索的清理自己的一块儿,并将砖理顺,手脚快的已经弄完了,过来,从小推车把手上取下一摞橡胶桶,一个一个的分开.其后几个也陆续过来,各自拿过一个橡胶桶.

主角赶紧抓起插在水泥砂浆中的小号铲子,一铲子一铲子铲起水泥砂浆来,倾倒进橡胶桶,每个桶都只装七成不到.做这个他最熟,手特顺.动起手来,刚才的念头也就丢开了.如果是在向下干活,他是必定要提醒一下主家的,而且会将话讲到明处.不行的就是不行的,得讲清楚厉害,不能为了省钱啥都不顾.如果主家硬来,宁愿不挣这份儿钱,活儿也不能这样干.以前在乡里大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