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小鬼老鬼一窝鬼(1 / 2)

湘信有鬼 宝庆十三郎 3262 字 2016-08-31

国道建成新路开通,县里的官老爷们决定下来,我们村里和附近村里都沸腾了。

因为县里的官老爷他们通过了一项议程,那就是把国道通路揭幕仪式,安排就搞到了我们村里。

对于紧挨我们村里,又靠近国道两边的乡里人来说,这是一项莫大的荣耀。

虽然大家没有明说,但是谁都知道这是魏翰公的功劳。作为我们村北方上游的一个村万福亭,他们派出了所有劳力来助威。

据说我们住在这个村子里同姓本家,最早就是定居在万福亭的。只是到了前清初年,才逐渐的迁移到现在这个弘扬堂的。最后发展成了本姓三家分支,如今万福亭的本姓,都和村里一支同源。

那时候因为人太多,村里的富户以魏翰公为主,捐献了不少粮食出来。自然便需要人手来碎磨谷物,和各种下手帮忙的活计。大家一片高兴兴奋,而村里人也第一次见到了魏翰公的汽车。

那是一台美式的绿皮大卡车,车上能够坐下几十个人。据说当时村里的族老,和附近村里有名望的老人,都被魏翰公请到车上坐了,就在新修的路上跑了一圈。

据说其中一个老人第二天就死了,但是因为坐了这个绿皮大卡车的原因,临死都和后人激动的说道,自己这辈子值了。就是在此后很多年以后,一些老人还记得当时的情形。

据说当时十里八乡好多人,都通过亲戚朋友的转告,或者闻知特意赶来看热闹。那种轰动乡里的情形,许多年以后除了那个乱哄哄,麻糟糟的串联时代,再也没有什么时候可以比拟当时的盛况。

村里的人固然欣喜,自此魏翰公的名声,也再次的风高浪急。

不过魏翰公也没有太在意,继续行走于全国支持抗战,他的大名也逐渐的扬名到外界。而家里的一些生意,自然都交给了家族里的人管。

国道对乡里的人的利益来说,自然是莫大的。

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这个小村自然也热闹了起来。老百姓很简单的看到了目前的利益,也有一些老人却在杞人忧天。

当然这些都不是主流,而最大的改变便是,这个沉寂了几百年的小山村,居然多了许多外来的人。因为谁也不知道,就在这个欣喜的时候不久,村里发生了一件事情。

这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除了当事的一些人,甚至村里有许多人都不知道。不过当时因为在场的人不少,后来还是慢慢的传开了。让本来忘却了战乱危机的人们,心头再次多了几分压力。

国道虽然修好了,那些有力气的劳力,大部分都被征集去了前线打仗。倒是有一些人便留在了村里帮工,因为村里当时有四家大户,每家都有不少田产需要打理,而这些人便成了最好的帮手。

我们这家大院的主人,说起来便是我家太公的父亲,他曾经是前清手里的大御医,前清退朝之后归家开了药房。可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太公却没有秉承家业,反而做了一个商人。

太公在东安薄有家产,和魏翰公同是堂兄弟,而且还替魏翰公管着东安一些产业。而家里这边因为魏翰公的家属不多,他们家大院里的事物,我家太婆也便给照料一些。

这天魏翰公家有个长工叫华守的,祖籍乃是中原河南人。他受命挑着三四百斤的谷物,来我们大院这边碎磨。当时大家都是在谷物里掺杂粮,顺便加上一些地瓜,准备做杂粮饼充饥。

谁知道我们大院这边,有个老妈妈名叫马晚怜怜奶奶的,在帮忙清扫石窝边的谷物时,不知道怎么就被砸碎了右手小臂。那老对坑榔头镶着二三十斤的铁头,砸下来足有一尺距离和力度。

那时候的马晚怜怜还很年轻,但是据说也被这一下杂碎了手臂。当时踩老对坑踏板的,也是一个长工的堂客,不光她被吓呆了,旁边诸多的人也被吓坏了。

这个马晚怜怜我没有见过,但是她是我奶奶两个陪嫁丫鬟之一,据我奶奶提过一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她被人吊死了。后来我才隐隐知道,据说原因就是封建思想流毒猖狂分子。

一个人的手被几十斤的铁榔头砸碎,而且据说是碎断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其中的惨状。当时我们这边大院的人都要疯狂了,虽说马晚怜怜不过是一个长工的堂客,但是她毕竟是我奶奶家陪嫁过来的人。

我家虽然是医学传家,可是后人却没有行医的。

加上我爷爷他们这些男人,那时候都跟随太公在东安做生意,家里不过几个妇孺而已。那些帮工的长工和短工,更是小事都怕的苦哈哈,大家当时都吓呆了六神无主。

谁知道,那个华守居然不慌不忙叫人打了一碗水,那个打水的年轻人虎胜,后来就是我的外公。后来具体的细节如何,却是许多人都没有提过。

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华守凭借一碗水,喷到马晚怜怜砸断的手上,她居然没有事了。

许多人也许会认为说神话,包括我那老实巴交的外公虎胜公,后来却没有和人提过一句。当时还有一个年轻人帮忙,他就是牛爷堂叔辟第的弟弟开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