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如有来生(17.毕业)(1 / 2)

诗意的情感 纪实 2460 字 2017-12-19

如有来生(中篇小说)张宝同

苦难的日子终有尽头。李小乐终于大学毕业了,并找到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应聘到了西安一家国营大厂当了技术员,月薪是三千元。为了让母亲分享这个快乐,他从西安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回到了家,和母亲一起共度了十多天快乐美好的时光。

母子两人整天一起下地,一起回家,甚至连做饭时,儿子都坐在旁边帮着烧火。李秀英有时还把儿子带到村子里去,带着一起赶集,让人们都知道儿子已经毕业,有了工作,是国家企业的技术人员。儿子还专门把过去给他们家帮过大忙的人请到县城的大饭店里吃了一次饭。

在宴席上,吴老板提出用优惠价把他们家的破房子拆了,重新盖栋新房。可是,李小乐说那房子不用盖了,等他在西安安定下来,要把母亲接到城里去住。因为自从母亲从高凳上摔下来之后,他对母亲一人在家感到非常地不放心。李秀英其实不想过城里人的生活,她还想呆在这间小屋里,种种地,拾拾破烂,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可是,她现在已经不能再说这种话了。她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不像从前那样可以自己照管自己了。自从那次从高凳上跌了下来,她感到内脏像是给摔伤了,常常会感到心肺有种沉重感,稍微干上一点活,就喘不过气来。她的左腿时常疼痛,这长时间了,不但没有好,而且越来越严重了,走起路来都不太稳当,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下地干活和捡拾破烂了。她真地老了,需要儿子来照顾她了。

看着母亲已是风烛残年,多病多难,走路都得要靠拐棍了,李小乐对母亲说,“妈,你以后不要再下地干活了,也不要去捡破烂了。我现在有工作了,每月都能给你寄钱,你先呆在家里轻轻松松地养老吧,等我在城里安顿好了,就把你接到城里去住。”母亲并不想去城里住,但听着儿子这话却感到心里有一股暖意。她说,“我现在还能干点活,等我实在是干不动了,就去和你一起过。”可儿子却用命令一般的口气说,“你都70多岁了,身体又不好,走路这样地吃力,还没干上一会活,就要难受半天,所以,我不许你再下地干活,也不许你再捡拾破烂了。你在家里好好地等着我,我只要在城里一安顿好,就来接你。”母亲见儿子说话的口气这般严肃,只好答应儿子再也不下地干活了,也不再去捡拾破烂了。

儿子在家里呆了十多天,说该要去单位上班了,临走前,给母亲留下了四百元钱,说这是给母亲这个月的生活费。在乡下农村,一个人能有四百元钱,生活自然还是不错,因为粮食和蔬菜都可以自己生产,吃的用的东西也很便宜。

儿子离开后,李秀英照样每天下地干活或是去捡拾废品,但她已经不再把这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闲得无事消磨时光的一种方式。所以,她每天早上起得较晚,不慌不忙地吃过早饭,把家里的事情忙完,就到地里转转,到垃圾场看看,随便地捡拾些废品,稍微地感到有些累了,就朝回走。中午吃完饭,要上床躺上一会,到了下午,再去地里和垃圾场那边转上一圈。她现在不再养猪养羊了,只是养了十多只鸡。这些鸡可以下蛋,又不用专门喂养。

儿子现大长大了,有工作了,她再也没有什么人生打算了,只是等着儿子回来接她到城里生活。可是城里人怎样生活?她并不知道,因为她没有在城里呆过,也没有看过电视。但她还是能想像得出。她去过城里,看到城里人都住着高楼,出门是宽敞的街道,到处是汽车,不用走路。商店和医院就在旁边,购物和看病都非常地方便。所以,她总是把那种生活看成是一种享福,是农村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好生活。

这样的生活她每天都要想上一两遍,甚至还想到儿子住上了楼房,娶上了贤惠漂亮的城里媳妇,有了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帮他们看着孩子,让他们两位年轻人好好地上班。这些美好的情景想多了,就成了她的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有了这种憧憬,她开始盼望着儿子早点回来,好把她带到城里去住。

本来,儿子说只要他在城里一安顿好,就会回来。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儿子却一直没有回来,而且连一点音讯都没有。开始,她还想是不是儿子还没有安顿好,于是,她就继续地等着。可是,半年过去了,儿子还是没有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这让她有点沉不住气了,就想儿子是怎么啦?不管是不是安顿好,咋说也该回来了。

儿子还是没有回来,甚至没有回来过年。过去,儿子就是在西安上大学,不管再忙,过年都要回来。可是,儿子没有回来。这让她感觉非常不好,想着儿子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如果不是出了什么事,儿子是不会在过年时都不回来。可是,如果儿子真是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还会每月按时给她寄钱呢?

这事让李秀英整天都不能安宁,常常夜里睡不着觉。她很想到城里去看看儿子。可是,却不知道儿子到底在什么地方,因为她从来没有坐过火车,也没有出过远门,害怕进到城里就会迷失方向,把自己丢了。

人一发愁就要失眠,一失眠就老是没有精神,老得很快。而且,人的衰老